浅谈“中国梦”中的希望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浅谈“中国梦”中的希望思想

李燕琴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希望是人的一部分”,诗人但丁说“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希望在心理学范畴上是与积极情感、坚韧、学业、职业、声望、健康、等有联系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其作为人对未来的积极期望影响人的各方面;而在哲学范畴内,希望是人类在此刻确定一个未来目标、在生成中的现在中创造“现实的可能性”并在未来找寻结果的“尚未”过程,希望包含着人本性内在的批判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中国梦”是源于人类也归于人类的“希望”,其实质是实现人的本质。

关键词:希望;“中国梦”;人的本质

一、心理学范畴的“希望”内涵及分类

在心理学的范畴中,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和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对个体的各个方面发展产生影响;希望也代表着个体对自己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念,是一种能够充当强化物的情感,同时也是与个体目标紧密相连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一)希望的内涵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希望追求人类之善,并将其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到了21世纪希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逐渐转化为积极而具体的心理机制。20世纪50年代,西方的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认为希望是一种积极的预期,旨在实现目标;到了60、7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希望的作用,并试图从健康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希望,将其看作一种与健康相关的心理机制;到了80年代,许多学者从希望的本质和辞源学的角度出发,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基于相互关系的美好未来预期,是一种自我能力和心理精神上的满足感,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体验,以及对生活无限可能性的感受。1985年,一位学者将希望视为一种多维的、积极的生活力量,强调希望是一种充满信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期望,这种期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复杂思想、感受和行为。

Snyder的希望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希望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包含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与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人对激发自己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及信念(动力思维)”[1]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构成了希望的核心,目标是希望的方向和终点,其具有时间长短和具体与抽象之别,通常可分为具有积极意义的“趋近”目标和具有消极意义的“回避”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个体必须认识到自身具备寻找有效路径的能力,包括实际可行的路径以及对路径感知的能力,这一过程是路径思维,即目标实现的方法和计划。动力思维主要表现为通过某种途径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是个体意识到自身具备根据已有路径实现目标的能力,其反映了个体沿着路径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能量,以及对此种能量的感知和信仰。目标、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有机融合即为希望,希望以对个体有价值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动力思维推动个体寻找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并通过追求目标的阶段性反馈进一步激发个体的动机,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在此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路径思维提供有效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而动力思维则为追寻目标提供必要的精神力量,三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二)希望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希望分成不同的形式,按起源的不同可分为预防希望(prevention hope)和提高希望(promotion hope),按本质的不同可分成一般希望(generalized hope)和具体希望(particularized hope)。

希望与目标结果紧密联系,即希望源自于实现某些目标的渴望,由于所期望实现的目标不同,因此涉及到预防希望和提高希望两种不同的形式;预防希望所追求的是避免那些超出预期范围或方向的消极东西,提高希望是期望获得某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如获得胜利、实现愿望等。希望可能萌芽于一些具有破坏性、威胁性、涉及贫困的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也可能源于一些已经令人满意但仍有提升空间的情况,但这两种情况都合理,因为希望萌芽于不满意的状况与避免某种消极东西的目标相联系,而起源于满意状况的希望则与期望获得某种积极东西的目标相联系。预防希望和提高希望源于个体自我设定的不同目标,因此会表现出能彰显其特点的不同行动倾向,其中预防希望倾向于采取高度警觉的防御性行动,而提高希望则更倾向于采取更为积极的建设性行动,因此预防希望可以比提高希望激发更多目标导向行为。在行为决策方面表现也不尽相同,“那些以预防目标为导向的人在行动中更警觉,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会变窄”[2]

根据希望的本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一般希望和具体希望,一般希望指的是对未来的信念不受特定时间或事件的影响,具体希望则与所确定的目标相关联;希望被视为一种过程,它会随着时间和事件的演变而产生变化,其限定在事实主体的范围内,即何时能够观察到希望受到其生活过程变化的影响的人。一般希望和具体希望的形式并不固定,其受不确定性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希望和失望两种结果,从而使个体陷入希望和失望之间的困境。

二、布洛赫乌托邦哲学中的“希望”思想

布洛赫认为,“希望”并不是纯粹的简单心理学范畴,而是哲学人本学范畴。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以“希望”为核心概念,从面向未来的“尚未”出发来诠释希望,赋予了“希望”崭新的哲学内涵和未来力量;同时布洛赫从希望出发探究人的本质问题,建立了希望本体论。

(一)乌托邦哲学的“希望”范畴

在布洛赫看来,“作为人类学范畴的‘希望’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3]其思想主体概念的诞生源于对古希腊文化中乐观向上的本质、基督教哲学中坚定的信仰力量以及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实践性特征的希望的深入比较。布洛赫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得出结论:“希望”的存在必须建立在废除私有制、消除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扬弃异化关系等特定前提之上,其思想本质上一直坚持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梦想。

在布洛赫的理论视野中,“希望”是展望未来的最美好形式,“人类不能没有‘希望’,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梦想,失去了梦想就会失去所有前行的动力,没有动力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甚至有走向灭亡的可能。作为人类学范畴的‘希望’,最生动、最具体地表达了人类对于模糊存在的未来美好世界的极度憧憬,表达了人类朝着更美好未来走去的坚定意图。”[4布洛赫指出“希望”概念中存在着一种“尚未实现”的状态,这也是乌托邦精神内在维度的体现,乌托邦精神正是“希望”思想维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种体现。布洛赫深入探究和建构了“希望”的生存结构,形成了内在倾向性(即潜在性)和需求、期待和可能性、希望和新奇性三个层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希望的原理”。“希望”表达着劳苦阶层对于逃离贫困、摆脱压迫和剥削的强烈渴求,是对自我本质的深入探索,也是对人类未来的拯救和解放,更是引领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完善、充满人性的未来世界的精神力量。

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思想强调对已知存在的否定和超越,他认为“希望”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术语,而是人类内在的一种基本状态,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他强调即使是最具潜力的“希望”也无法保证其成功实现,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失败,但失败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和可能性,因此其作为“希望”的一部分同样至关重要。

(二)布洛赫的希望本体论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从生命的基础性问题出发去探索人的本质,因此其思想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某种存在论的特质。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彰显了明显的人本主义特质,他明确指出,人类作为希望的主体,在“希望”的推动下不断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碍,迈向崭新的境界;希望之所以是人的本质,是因为人们不是仅仅停留在“有希望即可”的表面层次,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当前的环境,发掘和创造可以使希望“落地”的可能性条件,而人也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的需要不是无限地得到满足,而是有限地受到约束,从而产生一种期待,这种期望就是人的愿望,尽管人类存在,然而其内心始终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需要某种东西去解决现实问题,这即是奋斗;当人的愿望无法得到实现时,人的内在本质也会随之消失,人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谈及愿望时我们就能发现,人们总是在追寻那些未曾实现的愿望或未完成的事情,而这些愿望和希望却总是在不断涌现。

希望哲学聚焦于人的本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以人们对未来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内在精神的重要性,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希望使人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和世界历史,在具有未来向度的可能性中,通过实践去获得真正的救赎与解放”[5]。希望哲学旨在向人类呈现一个充满创新和希望的世界,鼓励作为充满希望的存在的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而是要用充满希望的激情不断超越当下,探索未知的领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中国梦”视角下的希望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共同梦想,旨在通过塑造民族精神,引导群众形成民族凝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要义,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内涵,旨在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觉性和自我本性,“中国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一)“中国梦”的核心要义与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6]这是习总书记首次向公众明确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所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华民族需要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国防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整体进步和繁荣,同时重新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从而重新走在世界前列。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在于推动中国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国家,政治上提升国际影响力,在外交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经济领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在文化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加强国防建设,推广科学教育,走人才强国之路……“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努力屹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让人们享受舒适、安心、放心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中国梦”的落脚点和归宿则在于追求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在于确保人民的幸福,民族振兴则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富强则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根本。“中国梦”是一项跨越了人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伟大事业,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梦”的希望本质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的社会实际而生成的一种美好理想和现实追求,它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和将要完成的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8]。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已不再,此后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百年“中国梦”探索之路;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中国梦”中得到了全面展现,这一梦想贯穿于历史长河,紧密联系着未来。

“中国梦”是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的统一,它包括三部分,第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需要三大推动力:第一,全面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三,推进国家富强、军队强大、国家统一。

“中国梦”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旨在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和祖国繁荣昌盛,让各个阶层的人民都能从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描绘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辉煌景象。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中国梦”代表着国家、民族、人民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殷切期盼,也是全国人民心心相印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海贤,陈洁.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

[2]梦海.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马克思主义[J].哲学动态,2005,(12).

[3]金寿铁.恩斯特·布洛赫哲学思想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

[4]任燕红.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及其时代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20(6).

[5]闫莉.“中国梦”: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30-32.

[6]王彤.当代青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