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照亮孩子的童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让诗歌照亮孩子的童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教学策略

陈芳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摘要:诗歌充满意境和情感,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部编版教材中对诗歌的编排充满了童趣,是小学生学习诗歌、激发小学生对诗歌热情的“敲门砖”。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正处于对知识的求知探索阶段,此时,提高对诗歌的教育重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介绍诗歌的特点和作用,探索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教学策略, 让学生学习诗歌,感悟诗歌,陶冶情操。

关键词:诗歌;小学四年级;教学策略

引言:

诗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极具审美。诗歌的魅力不仅存在于其极具美感的本身,还存在于其对人的作用。阅读诗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小学教育中,诗歌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新课标教材在编排上发生了变化,诗歌在教材的编排比例中有所上升,足可以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诗歌的学习。

一、小学诗歌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教材中诗歌的特点之一是情感丰富。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蕴含着作者丰富充沛的情感。小学诗歌文字虽然简短,却铿锵有力,极具画面感,在阅读时,能够十分逼真地传达诗歌所描写的感情以及美好的愿景,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小学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不断发展的时期,十分善于联想或者想象。诗歌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小学生们可以在其中用自己的想象力诠释诗歌 徜徉于诗歌中。另外,小学诗歌具有意境优美的特征,小学诗歌虽然语言浅显易懂,但其中的写作手法十分精巧,能够让小学生体会到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小学诗歌作为小学教材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在教育认知层面上,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诗歌以其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意境的特点,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诗歌内容相结合,对小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有重要影响。在情感教育层面,诗歌感情丰富,语言简短,通俗易懂,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掌握诗歌所传达的美好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教学策略

(一)、立足于课本,在朗读中感悟诗歌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第三单元内容是现代诗歌,其中包含着《短诗三首》、《绿》、《白桦》以及《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些内容。现代诗歌不同于唐诗宋词,不同于散文阅读,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现代诗歌之美,学习现代诗歌的文章特征,让学生品悟现代诗歌的优美语言,感悟诗人美好情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扫清陌生字词的障碍,将课本的生词生字学习透彻。接着,再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让学生自行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独特韵味,体会作者丰沛的情感。例如《短诗三首》,在教学中,要先让学生将生字词掌握透彻,在进行朗读。学生在初读文本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把标准,是否具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短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通过对字的发音,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冰心的美好情谊,让学生体会到现代诗歌的节奏特征,感悟诗歌之美,读出诗歌意境,读出诗歌的启迪。

(二)阅读课外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虽然部编版教材中提升了诗歌的占比,但对于处于求知若渴的学生来说,适当增加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学生掌握了教材的诗歌内容后,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处于对诗歌学习的热情状态时,引领学生阅读课外诗歌,例如学生学习掌握完冰心的《短诗三首》,就可以让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在学生体会到《短诗三首》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繁星·春水》其他内容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去领会其他诗歌的优美意境,作者的不同情感。阅读课外诗歌,能够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徜徉于诗歌的海洋,让诗歌走进学生的心里,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生活、自然的美好,引发学生思考。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大部分课堂的教育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开放且沉浸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将诗句转化为可视化的景色,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例如,在学习《绿》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展示相关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季来临时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让学生体会大自然中的“绿”,正如诗歌所描绘的:“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由此,学生可以见识到大自然的绿意盎然,也能将诗歌所描绘的“绿”结合起来进行想象,还可以引导学生就多媒体所播放的图片或视频说出自己理解、想象中的“绿”,让学生更加积极融入课堂,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深刻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境以及情感,如此,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创作,分享诗歌感悟

诗歌语言篇幅较为短小,且通俗易懂,韵律流畅,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难度不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在小学生掌握课本,并且具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例如课本《白桦》,通过对白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诗歌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适合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自然,将自己所学的诗歌感悟运用到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自我创作中深刻吸收、深刻运用所学诗歌,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诗歌分享以及发表自己的感悟,让学生们在分享中进行交流互动,提高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结语:

诗歌,让学生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文字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探究诗歌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歌,掌握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实现教学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昌龙. 统编小学语文现代诗审美教学策略探析[J]. 新教师,2022,(11):32-33.

[2]周涛红. 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的项目学习[J]. 新课程,2022,(40):178-179.

[3]朱从玉.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2,(28):25-28.

[4]张梅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J]. 家长,2022,(2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