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解读

胡小佩

宜春市第八小学336000

摘要: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提升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体育健康教育的基础。文章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探讨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关键词:身体素养;体育健康;学科素养;核心素养

引言

体育素养具体包括保持和提高全面发展体育能力的动机、信心、技能、知识和理解力等要素。体育素养的发展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但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教会、勤练、常赛”奠基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我国在新时代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明了方向。尽管有关体育素养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成果丰硕,分别从不同的地域文化、理论视角等进行了剖析,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体育素养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界对于体育素养并没有统一认识,对体育素养理解的争议也较多。重新审视体育素养的内涵与内容构成,从不同的视野中梳理出体育素养客观存在的共性,分析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路径,能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提供有益参考。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认知

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特征和学科性特征,所谓跨学科素养,又称之为一般领域素养,它是指“不依赖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或技能,具有跨越不同文化或背景的一般性,可以应用到一系列不同的任务、情境、目的和领域中”。我国学科教育领域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就属于跨学科素养,它是通过学校“学科群”的“边界软化”和“勾连”整合形成。核心素养的学科性特征反映的是学科素养,又称之为领域具体素养,它是“建立在特定领域(或学科)特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是个体应对或解决特定问题或任务中表现出来的领域专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是核心素养的学科性特征,其本质是建立在体育学科特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基础上,通过解决体育学科特定领域的问题或任务而获得的体育能力及品质。也就是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核心素养的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

2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2.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更具教育的内在性与终极性意义

但既便如此,原有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对于三维目标的运用,虽然从总体上似乎与核心素养目标有极其相似的内容,但对于整个体育课程发展来说,并没有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纲”性,也没有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于不同学段水平表现标准尤为缺失,三维目标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的关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相比较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体育学科教育的内在性和终极性意义得到强化,从而体育学科不仅是运动教育或者是身体教育,而且是“人的教育”“人的秉性教育”,它使人成其为人,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也正因为如此,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课程发展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最大亮点,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标准的“魂”,引领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从此,课程实践有了“人”的元素,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融为一体,体育课程标准真正走上“人本主义”发展之路。

2.2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群体不同但培育目的一致

身体素养的受众群体是社会发展中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它强调的是每个人在其生命进行过程中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追求健康积极生活的一种能力。身体素养以社会个体的终身健康为着眼点,为社会个体的持续良好发展提供保障。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受众群体仅限于学校中的学生,倾向于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反映学科的教育效果,即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具有体育属性的学科核心素养。尽管二者在受众群体上有所不同,但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为了通过实现终身体育的思想来达到健康生活、享受生活的目的。因此,二者的培育目的和方向是一致的。

2.3在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方面

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其中,促使他们喜欢体育活动、热爱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自主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培育体育品德,让青少年真正理解和明白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指导之前经常对学生进行督促和检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道德操守,并始终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竞赛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育品德水平,并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体质和身体特征,将技巧与方法有效融合在一起,增强体育品德培育的实效性。

2.4身体素养可以看作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潜在目标

体育教育它允许每个人在一生中追求有意义的身体活动,无论你的身体素质如何。并且她还指出身体素养不是体育教育的替代品,更不是竞争对手。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学校课程中的一个学科领域,而身体素养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目标。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可。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潜在目标可以理解为是身体素养。身体素养是贯穿终生的,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仅是在学校阶段培养的素养。踏入社会之后,如若没有形成身体素养,则很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最终目标。所以身体素养也是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潜在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素养的发展促进人们重新认识体育对于青少年个体成长与成人的功能与价值,使体育从作用于青少年肉身的生理视域转向全面育人的新思想。青少年身体素养和体育、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此还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志华,刘艳,孙铭珠,徐丽萍,郭振,刘波.论“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04):77-83+103.

[2]杨伯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及目标设计建议[J].体育教学,2020,40(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