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会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新时期财会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思考

李充

 舒兰市财政局 吉林省 132600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监督贯穿于单位业务活动全过程,是国家监督体系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监督方式的基础,随着政府部门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愈加精细化,内部财会监督的方式和方法不断优化,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但部分单位在财会监督方面还存在监督意识淡薄、会计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行政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升政府效能和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财会监督

随着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的广泛运用,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和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实现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动态监控,无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监督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监督薄弱环节并提出建议措施,强化内部财会监督,对提升财会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规范经济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及公共资产使用合规安全有效有重要意义。

一、 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会计法》1999 年做了最后一次重大修订,对会计监督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但距今已有 21 年时间。2012 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没有把“财会监督”作为单独的章节设立,加之当时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力量的薄弱,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牵头部门落实到财务部门,财会监督基本融于内部控制。同年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增设“财会监督”一章,涵盖了会计监督的所有内容,凸显了财会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目前实施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立法层次偏低,法律约束力偏弱。

(二)财会监督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财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有些单位把财会部门定位为服务保障部门,导致忽视了财会监督的重要性。单位内部对于财会监督缺乏整体的认识,没有形成全员监督的机制,认为财会监督应该是单位财会部门的责任。仅依靠财会部门的监督,手段单一,没有强大的震慑作用,而多数经济活动的风险并不是来自于财务把关这一环节。基层单位尚未形成全员参与财会监督的理念,认为财会监督是“事外监督”,使监督无法嵌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导致部分经济活动不规范、不受控制。大部分业人员对于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规定都不熟悉,财务人员不断疲于重复解释说明工作,大大削弱了单位内部自我监督的力量。且财务人员思想意识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岗位职责,仅仅关注财务核算、报销合等细枝末节。对单位内部管理参与度不够,没有帮助单位有效分析、控制、监督经济活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

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全,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缺项和短板。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制定的,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新要求。陈旧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当下新时代国家对指导、规范、约束、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要求,甚至不起作用。制度缺失致使风险难以有效防控,容易产生重大廉政风险。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尤其是在财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很多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从领导层到基层职工对于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置若罔闻,因此未有效形成监督的常态化机制,对监督重视程度不够,而外部监督所产生的作用也无法到位。

(四) 信息化手段缺失

受到信息技术革新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与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财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业务还停留在简单的电算化,大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财力更新信息化手段,势必为财会监督有效实施带来阻力,尤其是信息化手段缺失必须由人为来弥补,造成过多人为因素干预,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都大打折扣。

二、财会监督改进策略

(一) 加快推进财会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健全

财会监督是《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应在法律层面根据财政、财务、会计等相关领域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内容及时的补充更新明确和规范,及时把改革成果转化为法规制度加以强化。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处罚和问责力度,对违法违纪行为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因此应从顶层尽快修订《会计法》《预算法》,以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和经济稳定的需求。同时,应对行政事业单位推进出台财会监督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针对财会监督领域的缺项,补齐短板,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行使财会监督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 加强对财会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财会监督责任制,自上而下落实财会监督的有效实施,提高对财会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财会监督同廉政勤政建设、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专职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群众监督有机融合,协调统一,对监督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压实财会监督责任,同时不定期经常性的对单位领导干部、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营造监督高压环境,使单位全方位认识财会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监督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三) 完善财会监督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经济活动特点和单位实际情况,梳理时间较长较久没有更新的制度规定,根据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最新文件精神和要求,补齐缺失的制度,从多个维度科学制定财务制度,并结合内控制度、风险廉政防控等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对制度执行问题定期进行检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盘点,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落实,不断优化完善流程管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累赘环节,对已有的流程进行改进、创新、精简,提高流程运转效率。应当配合关键岗位的监督,制定财会监督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实月度和年度计划,严格执行财会监督检查工作规程,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把监督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抓,提升监督“存在感”。

(四) 打造监督信息化平台

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财会监督的信息化平台打造尤为重要。一是监督更有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让单位经济业务的流转全程都在“阳光下”;二是数据统计分析更方便快捷,数据信息更多样性,从管理者到财务再到业务人员,都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减轻管理和监督的压力;三是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使信息数据更真实、更准确,更可靠。四是将来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信息系统互相接入,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监督数据,把数据转化为成果。五是培养信息平台管理人才,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诉,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建议从监督理念、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基础夯实、过程管控等方面采取解决办法,重视并贯彻财会监督工作,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源头合规把控、过程合规管控、结果合规监控,充分发挥单位全方位、全过程、精准化、高效化内部财会监督作用,配合外部财会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升财会监督水平,助力基层事业单位提质增效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晨明 . 刍议财会监督的涵义和用作机制 -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视角 [J]. 财务与会

计 , 2020,(20).

[2] 王静茹 . 新时代加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几点思考 [J], 财会学习 , 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