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护理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疝气护理你了解吗?

贺秋香

武胜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400

疝气属于一种外科疾病,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疝气发病率在4%以上,成年男性、小儿均为疝气高发人群。——正在看这篇科普短文的读者朋友,或许您,或您的家人、亲友中,就有人得过疝气。今天,我们来向大家介绍疝气护理方面的知识。

一、首先,向大家介绍什么是疝气

看过《生理卫生》读者朋友都知道:我们人体腹腔内有多个脏器,包括胃脏、肝脏、肠道、肾脏、胰脏和脾脏等等。腹腔内的每个脏器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具体来说,胃脏位于腹部中上方,肝脏位于腹部右上方,肾脏位于腰部,胰脏位于左上腹部正中,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肠道位于下腹部。这些脏器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在您进食后,胃脏自动蠕动碾磨食物;肝脏负责分泌胆汁,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小肠负责分解食糜,并吸收食糜中的营养素等等由于脏器一直处在工作状态,所以各个脏器的位置并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它们的位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而且人体腹壁的强度并不是均匀一致的,在腹股沟部位,腹壁较为薄弱。在人进行咳嗽,或发生便秘时,腹腔内的压力会突然升高。受压力的影响,腹腔内的小肠、或小肠上方的大网膜会发生移动,脱离其原有的正常位置,突破腹壁的薄弱环节,使体表下方出现异常凸起的肿块这种临床情况就是“疝气”。除了小肠、大网膜,盲肠、结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甚至膀胱、卵巢,都有可能脱离正常位置凸起,形成疝气。

看到这里,我们还要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一个真实情况:婴幼儿的身体非常娇嫩、柔弱,婴幼儿的腹壁强度远不及成年人,所以,婴幼儿大声啼哭,也可以导致其腹腔内压力陡增,发生疝气也是小儿疝气发生率高于成年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疝气形成后,肿块往往不能完全回纳进患者的腹腔内。当患者进行体力劳动,或用力咳嗽用力排尿、排便时,腹腔内的压力会再次升高,导致体表下的肿块出现明显增大。在小肠、大网膜上分布有大量感觉神经末梢,当腹腔内压力升高时,感觉神经末梢会受到强烈刺激,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随着病情发展,肿块会逐渐变硬,有明显的触痛感;患者还会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提示疝内容物的血流供应发生中断)。小肠偏离原来的正常位置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工作,但小肠仍会进行肠蠕动,并且会受到疝囊颈的压迫;因此,疝气发生后,患者有可能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可以引发肠穿孔,并造成急性肠炎或肠坏死甚至发展成为全身脓毒败血症。

二、向大家介绍疝气护理知识

造成疝气的主要原因,是小肠、大网膜受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影响发生物理位移。疝气发生后,疝内容物(小肠、大网膜)很难自行回到正常位置,因此,疝气患者确诊后,应尽快接受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使疝内容物回到腹腔内的正常位置,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修复患者的腹壁。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临床护理。下面,我们再来向大家介绍疝气护理方面的知识。

(一)疼痛护理

疝气手术后,患者腹壁上的切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必须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在实施疼痛护理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有疼痛感,但患者完全可以耐受,评为1级疼痛。如果患者有轻度疼痛感,患者可以耐受,但有不适感,评为2级疼痛。如果患者有中度的疼痛感,令患者感到痛苦,难以耐受,评为3级疼痛。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令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影响患者的睡眠,评为4级疼痛。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剧痛感,并出现全身反应(如患者面色苍白、流冷汗、焦急不安),评为5级疼痛。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等级,对患者实施分级疼痛护理。——如果患者的疼痛属于1级疼痛,护理人员会让患者多做深呼吸,或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并告诉患者“尽量放松,不必紧张”;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分散疼痛感。如果患者的疼痛属于2级疼痛,护理人员可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少量的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意施丁、索米痛片等。如果患者的疼痛属于3级疼痛,护理人员可遵照医嘱更换镇痛药物,给予患者可待因、或布桂嗪曲马朵、奇曼丁、氨酚待因等。如果患者的疼痛属于4级或5级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对患者使用美施康定、丁丙诺啡、美沙酮、阿法罗定等药物。

此外,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腰围,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束腹带,以固定患者的腹壁上的切口;从而避免切口牵扯引起的疼痛。患者在进行咳嗽或进行活动时,护理人员会告诉患者,要用自己的手轻轻压住伤口,以减轻腹部用力、腹腔内振动造成的疼痛。

(二)使用抗生素

对疝气患者行疝气修补术,必须打开患者腹壁制造切口,患者腹腔内的器官、组织均会暴露。但疝气修补术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室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非常少,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极低,因此,大部分疝气患者在手术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有一些疝气患者的疝内容物发生嵌顿绞窄或发生肠管缺血

导致小肠渗透性增加。在人体肠道内,存活着大量细菌(如大肠杆菌)。小肠渗透性增加后,肠道内细菌有可能穿越肠壁,进入血管造成菌血症。因此,疝内容物发生嵌顿、绞窄,以及发生肠管缺血的患者,在手术后必须服用适量抗生素。临床研究显示:下段肠管内的细菌数量远远高于上段肠管。如果患者的疝内容物属于下段肠管患者在术后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如果患者的疝内容物属于上段肠管则可不使用抗生素。

(三)切口感染护理

疝气多发生在患者的腹股沟部位,人体泌尿器官、肛门都分布在会阴部位,患者的切口比较靠近会阴部位。患者在排尿排便时,很容易造成切口感染从而导致疝气复发因此必须重视预防切口感染患者每次大小便后,可以使用温水清洁患者的尿道口、肛门,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内裤、床单、被褥护理人员会每天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时更换污染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为防止复发,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举重物,应逐渐适宜增加活动量;还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排便通畅,积极治疗预防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等。

以上是疝气护理方面的知识,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各位读者朋友认识、了解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