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分析

陆殷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苏州市 215000

摘要: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2例,分别接受常规干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情况。结果 平均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对照组分别为(16.83±5.54)d、14.29%、90.48%,观察组分别为(10.89±3.09)d、4.76%、95.24%。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肿大、脾肝肿大消失时间,对照组分别为(5.15±1.65)d、(6.84±1.34)d、(7.51±2.31)d、(8.92±2.63)d、(9.19±2.12)d,观察组分别为(3.51±1.04)d、(5.45±1.82)d、(5.74±1.25)d、(5.96±1.98)d、(6.38±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护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常伴随发热、肝大等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较大威胁。在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康复。系统护理干预包含常规基础,同时优于常规护理,它强调从患儿入院开始,从心理健康、疾病症状等多个角度入手,给予患儿更加全面的护理,直至患儿病愈出院。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8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对系统护理干预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均从2022年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通过掷硬币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年龄范围、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对照组分别为半岁至4岁、(1.97±0.41)岁、24∶18,观察组分别为半岁至4岁、(1.95±0.52)岁、22∶20,两组患儿基础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选取资料时,有纳入标准:(1)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2)患儿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已被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患儿除本疾病外,无其他疾病。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儿体温,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对患儿饮食、作息进行指导;指导患儿正确用药等内容。

1.2.1观察组

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还需给予患儿以下干预:

(1)认知干预。帮助患儿及家属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包括疾病传播途径、常见症状、常用治疗措施、护理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介绍。

(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与患儿及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如果发现患儿心理状态欠佳,比如有烦躁、害怕等情绪,应及时对患儿进行疏导,可以通过语言鼓励患儿,或者通过握手安抚患儿,还可以借助音乐、小玩具帮助患儿放松或平静下来。如果发现患儿家属比较焦虑,对于疾病表现出过度担忧,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进一步科普疾病知识、语言安慰等做法帮助家长树立康复信心。

(3)针对高热加强护理干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部分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可能持续数天。护理人员需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必要时给予患儿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拭患儿身体、在患儿额头上贴退烧贴。若患儿高热持续不退,则需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药物降温。

(4)针对并发症加强护理干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导致患儿肝炎、肾炎。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熟悉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并在患儿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告知医生。此外,护理人员还需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药品、物品及抢救器材,以便可在第一时间给予患儿救治。

(5)针对气道加强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儿气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引导患儿保持侧卧或半卧位。侧卧与半卧,可以让患儿舒适一点,也方便咳嗽、咳痰。如果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加剧,需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辅助患儿接受药物治疗。

(6)加强输液护理。该疾病患儿一般需接受输液治疗,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控制患儿肢体动作,避免漏液等问题。

(7)重视隔离与消毒。尽量让患儿少与他人进行接触,及时处理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建议家属与患儿接触时佩戴口罩,勤洗手。每日进行病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8)出院指导。在患儿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日常护理方法告知患儿家属,叮嘱家属帮助患儿做好保暖、不要让患儿进行剧烈运动、定期接受复查。

1.3观察指标

有平均住院时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家长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n(%)]表示,各自用t和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长分析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如表2-1所示。

2-1两组平均住院时长对比(d)

组别

n

平均住院时长

对照组

42

16.83±5.54

观察组

42

10.89±3.09

T

9.365

P

<0.05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如表2-2所示。

2-2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组别

n

发热消失

咽峡炎消失

皮疹消失

淋巴肿大消失

脾肝肿大消失

对照组

42

5.15±1.65

6.84±1.34

7.51±2.31

8.92±2.63

9.19±2.12

观察组

42

3.51±1.04

5.45±1.82

5.74±1.25

5.96±1.98

6.38±2.36

t

3.036

4.585

4.687

7.137

8.152

P

<0.05

<0.05

<0.05

<0.05

<0.05

2.3并发症情况分析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3所示。

2-3两组并发症对比[n(%)]

组别

n

心律失常

呼吸衰竭

肺炎或肺气肿

总发生

对照组

42

2(4.76)

1(2.38)

3(7.14)

6(14.29)

观察组

42

1(2.38)

0(0)

1(2.38)

2(4.76)

x2

4.364

P

<0.05

2.4家属满意度分析

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率如表2-4所示。

2-4两组家属满意率对比[n(%)]

组别

n

不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42

4(9.52)

17(40.48)

21(50.00)

38(90.48)

观察组

42

2(4.76)

12(28.57)

28(66.6)

40(95.24)

x2

8.652

P

<0.05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对患儿有较大危害。采用常规护理时,可能对患儿心理健康、高热、咳嗽等症状以及各种并发症关注不足,起到的效果比较有限。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从患儿入院到患儿出院,给予了患儿及家属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

结合研究数据来看,在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时,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长更短,为(10.89±3.09)d;并发症发生率低,为4.76%;家属满意率更高,为95.24%;同时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20,33(17):201-203.

[2]陈珊珊.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01):54-57.

[3]张宇.临床药师参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J].抗感染药学,2021,18(11):1689-1691+1714.

[4]周永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20,5(01):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