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徐菊香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护理风险管理治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设置时,研究人员将实验时间段调整在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研究人员录入院中该时段内收入的血管外科疾病患者,共计6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组,将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31名患者并由医务人员给予不同组别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管外科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将护理风险管理管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血管外科疾病状况;心理状态血管外科疾病护理;相关性分析

  血管外科是临床上十分重要的一个科室,其中包括动脉系统疾病、静脉系统疾病和微循环疾病三个不同的类型,三大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糖尿病足等[1]。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率高,并且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病程较长,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个体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是目前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常见重点与难点。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和发病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肢体或者精神状态,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情绪[2],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疼痛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降低患者的治疗及疼痛感成为了患者就医的一个重要诉求[3]。护理风险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护理理念,通过专业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的镇痛管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诊疗环境,保障合理用药以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研究探讨分析在进行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护理风险管理治疗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进行设置时,研究人员将实验时间段调整在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研究人员录入院中该时段内收入的血管外科疾病患者,共计6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组,将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31名患者并由医务人员给予不同组别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年龄介于61-89岁之间,平均年龄(73.8±2.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62-91岁之间,平均年龄(72.3±2.8)岁。

    研究接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通过,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由医务人员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析,确认患者基本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常规治疗由医务人员告知患者保持损伤肢体处于功能体位,并加强患者在康复期间的休养,做好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电解质紊乱纠正。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将护理风险管理治疗方案应用于其中,具体方式如下。

实施治疗前,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拟定指向性的护理方案;在护理前应根据临床经验和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拟定风险管理计划,再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风险预警机制的优化,使护理流程和职责明确,每个环节都细分,落实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让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时刻注意患者皮肤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借助风险评估量表来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每季度护理人员小组召开例会,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因素。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个人情况来进行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制定,并在床头建立醒目的标记,根据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患者,红色标识主要针对高危患者,黄色标识可用于中危患者,而蓝色标识可用于低危患者。

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为了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中医理疗方案进行选择,临床上有许多可选择的中医理疗护理方案,而为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1.3 评价标准

  在所有患者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采用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对患者进行记录,确认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组间差异。

在治疗完成后,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满意度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软件选择spss21.00for windows,确认两组患者T、X

2检验值,判断检验值与P值之间的关联性,借此对本次研究结果中指标进行评估,确认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对比

组别

例数

饮食质量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31

71.91±2.16

84.32±2.61

80.96±4.85

实验组

31

87.87±1.49

95.74±1.95

93.58±2.68

T

9.6154

10.2569

11.6258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进行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时,采用对症治疗能够改善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这类治疗方式会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康复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只有合理的开展护理工作,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康复[4]

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变化而逐渐发生了变化,导致血管外科疾病在近年来临床上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针对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血管外科疾病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与老年人的情绪有所不同,大多数患者对于死亡都存在着极为强烈的抵触情绪,所以在开展患者的护理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死亡教育,若患者的治疗希望渺茫,则需要由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引导,使患者坦然接受疾病,避免患者出现轻生或者伤害他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总而言之,在进行血管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护理风险管理治疗应用于患者的护理配合中产生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血管外科疾病控制,以及治疗效果提升来说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晓丹. 神经外科术后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2,44(19):3031-3034.

[2]丁留敏,高菁,徐培兰. 基于规范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离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9):148-152+172.

[3]朱剑丽. 中药热奄包辅助团队式规范镇痛管理模式用于胸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196-3198.

[4]张浩洁,张少坤. 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11):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