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实施研究

雷梅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530012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门诊预检分诊流程,研究组50例患者实施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7项指标用时较短,分诊效果较佳(P<0.05)。结论:实施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胸痛的分诊准确率,改善救治效果,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急性胸痛;分诊效果

专业能力强且工作责任感良好的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在有序合理的工作流程下,予以前往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合理有效的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快获得及时有效的的治疗,还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进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1]。基于此,本文研究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s)(n)%

研究组(n=50)

对照组(n=50)

χ2/t

P

性别

29(58.00)

32(64.00)

0.378

>0.05

21(42.00)

18(36.00)

疼痛程度

轻度疼痛

18(36.00)

21(42.00)

0.391

>0.05

中度疼痛

25(50.00)

23(46.00)

重度疼痛

7(14.00)

6(12.00)

平均年龄(岁)

48.65±6.15

48.76±6.14

0.090

>0.05

平均病程(h)

14.62±2.71

14.70±2.72

0.147

>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预检分诊流程。预检分诊人员接待就诊患者,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协助其完成预约挂号,门诊医师根据挂号顺序依次看诊,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情况指引患者完成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项目,并以具体的检查数据为据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

研究组:实施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①改造优化预检分诊台,在分诊台较为醒目的区域设立急性胸痛患者专用就诊标识,同时完善地面就诊引导标识,标识的设立应连续、全面且简单易懂,为患者提供清楚确切的就诊指引,以便其能够尽快达到就诊地点。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于挂号处等门诊窗口处设立悬挂标识,标识内容应明确表达急性胸痛患者优先就诊的意思。②门诊部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包括急性胸痛的识别、转运等相关救护知识,提高分诊急性胸痛辨识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其能够尽快接受救治。③落实好出诊医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其急性胸痛处理能力,在与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后能够默契配合,以最短时间将患者送至胸痛门诊,提高其救治效率。④胸痛门诊接诊后应与送诊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情况,并细致明确地记录患者就诊信息和登记相关时间节点。⑤预检分诊台医务人员在接受急性胸痛患者的第一时间应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其病情情况和既往病史,完成胸痛识别工作后立即联系急诊室,并利用平车等工具将患者安全转移至胸痛门诊,完成相关信息的交接登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和分诊效果。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分别以(±s)和(n)%形式记录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对比相关临床指标和分诊效果

研究组7项临床指标用时较短,分诊效果较佳(P<0.05)。见表2。

表2 相关临床指标和分诊效果对比(±s)(n)%

研究组(n=50)

对照组(n=50)

t

P

分诊时间(min)

1.81±0.11

2.85±0.39

18.148

<0.05

分诊滞留时间(min)

8.25±2.82

12.75±3.19

7.473

<0.05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min)

5.12±1.91

15.24±3.95

16.310

<0.05

首次心电图获取时间(min)

8.10±1.23

13.83±1.26

23.010

<0.05

首次肌钙蛋白获取时间(min)

20.22±1.52

30.96±1.57

34.753

<0.05

入门至导丝通过(D2W)时间(min)

74.86±5.67

115.03±10.18

24.376

<0.05

住院时间(d)

10.31±1.10

13.46±1.77

10.688

<0.05

高危胸痛识别率

48(96.00)

40(80.00)

6.061

<0.05

分诊准确率

49(98.00)

42(84.00)

5.983

<0.05

3讨论

门诊预检分诊对患者病情的判定结果直接影响到患者救治效果,如能够实现病情的快速鉴定、准确识别,最大限度地避免病情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则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救治结局,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对患者机体平衡的不利影响

[2]。有序合理、科学规范的门诊预检分诊流程是为医务人员准确识别病情、快速鉴定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在规范有序的流程下实现病情的精准判定和迅速评估,依据不同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予以分离,为后续分诊提供明确的救治指引,优先救治高危胸痛患者,提高其救治质量[3]。此外,加强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评估技巧,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从而能够在接触到患者的同时,通过简单明了的沟通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同时根据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结果,将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障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的专业合格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4]

综上所述,实施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流程,有助于提高急性胸痛患者分诊效率,改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湘华,潘笑,包盈,吴月瑛.急诊预检分诊在急性胸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3,35(01):66-69.

[2]杨永珍.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治中对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8):0100-0103.

[3]刘学长.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救治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6):47-49.

[4]唐旭军,于晓钧,陈绚.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3):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