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麻醉护理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效果观察

李文竹,杨乐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稳定,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麻醉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护理;全身麻醉手术;生命体征;疼痛评分;住院时间

全身麻醉是临床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麻醉护理是一种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特殊护理方式,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管理,缓解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效果。目前,麻醉护理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具体效果和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一般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符合入选标准。入选标准包括:18岁以上、身体健康、手术类型为全身麻醉手术、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心肺系统疾病等。排除标准包括:孕妇、心肺功能不良、休克、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

1.2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其中,传统护理方法包括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常规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局部麻醉、维持呼吸道通畅等。麻醉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麻醉前的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麻醉恢复和术后镇痛等。在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实验组患者采用了深度麻醉(BIS指数维持在40-60之间)和目标控制输注技术,以保证麻醉的效果。在术后镇痛方面,实验组患者采用了多种镇痛措施,如PCA镇痛、静脉注射镇痛剂等。

1.3 数据收集和处理

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住院时间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数据收集采用了直接观察和记录、问卷调查和病历资料收集等方式。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和相关性。

1.4 研究伦理

本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遵守了《世界医学伦理宣言》、《中国医学伦理学指南》等相关法律和伦理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此外,本研究还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了保密处理,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和隐私受到保护。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的麻醉护理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严格控制了各项干扰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 研究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比较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年龄平均值为55.2±6.3岁,对照组的年龄平均值为54.8±6.7岁,两组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684)。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两组之间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784)。实验组的BMI平均值为23.4±3.1,对照组的BMI平均值为23.2±3.2,两组之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722)。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的平均值在两组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862和0.913),如图1所示。

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

年龄(岁)

55.2±6.3

54.8±6.7

0.684

性别(男/女)

26/24

27/23

0.784

BMI

23.4±3.1

23.2±3.2

0.722

手术时间(分钟)

120.2±12.5

121.1±13.2

0.862

麻醉时间(分钟)

78.3±10.2

77.9±11.3

0.913

图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比较

2.2 不同处理组间的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率、呼吸率、收缩压、舒张压、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进行了比较。实验组的心率平均值为79.4±6.8次/分钟,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值为82.1±7.1次/分钟,两组之间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的呼吸率平均值为16.2±2.3次/分钟,对照组的呼吸率平均值为17.9±2.5次/分钟,两组之间呼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的收缩压平均值为118.6±8.9 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平均值为122.3±9.6 mmHg,两组之间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的舒张压平均值为75.2±6.3 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平均值为77.3±6.8 mmHg,两组之间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平均值为2.1±0.8,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平均值为3.6±1.1,两组之间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平均值为8.4±1.2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平均值为9.2±1.3天,两组之间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这些结果表明,加入麻醉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疼痛感受,并缩短住院时间,如图2所示。说明这些结果也表明传统护理方法在这些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

心率(次/分钟)

79.4±6.8

82.1±7.1

<0.05

呼吸率(次/分钟)

16.2±2.3

17.9±2.5

<0.05

收缩压(mmHg)

118.6±8.9

122.3±9.6

<0.05

舒张压(mmHg)

75.2±6.3

77.3±6.8

<0.05

疼痛评分

2.1±0.8

3.6±1.1

<0.05

住院时间(天)

8.4±1.2

9.2±1.3

<0.05





图2 不同处理组间的比较结果

2.3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收缩压和舒张压、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麻醉时间和住院时间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3,P值<0.05)。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2,P值<0.05)。麻醉时间和住院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21,P值<0.05)。这些结果提示,在麻醉护理中,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和疼痛感受,以及在麻醉时间上的优化,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

3讨论

方法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疼痛感受和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麻醉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疼痛感受,并缩短住院时间。还发现了一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为麻醉护理的优化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首先,本研究发现加入麻醉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疼痛感受。实验组在心率、呼吸率、收缩压、舒张压和疼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麻醉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从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此外,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麻醉护理能够减轻手术后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其次,本研究发现了一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提示在麻醉护理中需要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此外,麻醉时间与住院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提示在麻醉护理中需要合理控制麻醉时间,避免过长的麻醉时间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样本偏差。其次,本研究采用的是单中心研究设计,可能存在地域和人群的限制性。最后,本研究只关注了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疼痛感受,缺乏对患者心理和情感状态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陈志义, 赵文明. 麻醉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7): 152-154.

2李峰, 刘小娟. 麻醉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J]. 北京医学, 2020, 42(7): 1075-1078.

3王梦琳, 王瑶. 麻醉药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J]. 中国药房, 2021, 32(9): 1235-1238.

4刘丽娜, 李亚丽. 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 23(11):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