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

罗寿坤

麻栗坡县土地整理中心  云南文山  6636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的对策。特殊地形包括山区、水域、森林等复杂地貌,这些地形给测绘工程带来了许多挑战。首先介绍特殊地形测量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针对不同的特殊地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山区地形,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克服测量误差、处理地形复杂性等。对于水域地形,介绍了水下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等方法。对于森林地形,探讨了激光雷达扫描和无人机测绘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量对策

引言:测绘工程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各种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然而地球的地貌多样性给测绘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在特殊地形的测量过程中,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针对特殊地形的测量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特殊地形测量的背景和重要性

特殊地形测量指的是那些具有复杂性、挑战性或特殊环境条件的地形区域的测量工作。这些地形包括森林、水域、山区、沙漠、极地等。特殊地形测量的背景是由于这些地形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传统的测量方法可能受到限制或无法满足特殊地形的测量需求。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克服挑战,并获得准确、全面的地形数据。

特殊地形测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管理和规划:特殊地形区域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资源、矿产等。准确测量和了解这些地形的特点和变化对于资源管理和规划至关重要。通过特殊地形测量,可以获取关键的地形数据,为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特殊地形区域通常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条件。测量和监测这些地形的变化可以帮助科学家和环保机构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环境脆弱性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这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3、地质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特殊地形区域经常面临地质灾害的风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通过对这些地形的准确测量和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这有助于减少灾害损失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设计:特殊地形的测量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设计至关重要。无论是道路、桥梁、水利工程还是电力设施,都需要准确了解地形的起伏、坡度、土壤性质等信息,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规划。5、科学研究和探索:特殊地形区域通常蕴含着许多未知的科学问题和研究价值。通过准确测量和监测特殊地形,科学家可以深入研究这些地形的形成机制、生态过程、气候变化等。例如,在极地地区的冰盖测量可以帮助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山区地形测量可以揭示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特征,沙漠地形测量可以研究沙漠化过程和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

二、山区地形测量对策

在山区地形测量中,面对起伏、复杂性和不可及性等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测量效果和精度。

1、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针对山区地形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工具非常重要。传统的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交会测量和水准测量等仍然适用于部分山区,但在复杂地形中可能存在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快速定位和测量。GPS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尤其适用于山区环境。此外,还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2、克服测量误差

在山区地形测量中,测量误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地形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和信号衰减等。为了克服这些误差,可以采取多个测量点的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此外,使用合适的校正模型和校正参数来修正系统误差也是重要的步骤。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校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处理地形复杂性

山区地形的复杂性包括地形起伏、斜坡、悬崖等特点,对测量造成困难。为了处理地形复杂性,可以采用分区测量的方法。将山区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平坦或具有相似地形特征的区域,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数据进行整合和拼接。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覆盖范围和精度。此外,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地形模型等地形分析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呈现山区地形的特点,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三、水域地形测量对策

水域地形的特殊性在于其水下测量难度大、环境复杂、可视性差等因素。针对水域地形的测量,可以采用水下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等方法。这些技术可以互相补充,提供全面、准确的水域地形数据。

1、水下测量技术是获取水下地形数据的重要手段。声纳测深技术是最常用的水下测量方法之一。它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测量其反射时间来计算水下地形的深度。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域地形的测量。此外,激光测距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水下地形的测量。激光测距仪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获取水下地形的高程数据。水下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于水下地形的测量更加准确和高效。

2、遥感技术是另一种获取水域地形信息的重要方法。卫星影像可以提供广覆盖的水域地形数据。卫星遥感图像可以通过解译和处理,获取水域的地形特征、潮汐变化、河口冲积等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水域地形监测和分析。此外,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细节的水域地形信息,如水质参数、底质类型等。

3、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水域地形的测量。通过飞机或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可以获取较大范围的水域地形数据。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利用航空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地形模型生成,提供水域地形的详细信息。同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等辅助定位技术,可以提高水域地形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水域地形测量中,还应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测量难题。首先,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不同的水域地形和研究目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测量手段。其次,需要克服水下可视性差的问题。利用水下探测设备,如水下摄像设备或水下探测器,可以提供更直观的水下地形信息。此外,需要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复杂性,如水流、潮汐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校正和修正。同时,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关键环节,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生成准确的水域地形模型。此外,加强数据共享和合作也是应对水域地形测量挑战的重要对策。水域地形涉及多个领域和利益相关方,如海洋科学、水资源管理、海岸工程等。促进不同领域专家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数据和技术,可以提高水域地形测量的综合能力和效率。

四、森林地形测量对策

森林地形的复杂性涉及森林覆盖、地形起伏和植被密度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森林地形中可能受到遮挡和阻碍,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克服这些问题。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无人机测绘技术是两种适用于森林地形测量的先进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获取地面高度信息的方法,这项技术可以穿透森林覆盖并准确地测量地面的高度。激光雷达扫描仪可以被安装在飞机、直升机或地面车辆上,快速地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通过收集大量的激光点云数据,可以生成高精度的地形模型,揭示森林地形的细节和特征。这些数据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地形分析和生态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测绘技术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和图像采集的方法。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相机或传感器,以航线或点位方式在空中进行快速的图像采集。无人机测绘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并结合地面控制点进行准确的地形测量。这项技术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测量方案。

将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无人机测绘技术结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森林地形数据。首先,无人机可以在空中进行快速的图像采集,获取大范围的地形信息。然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填补无人机图像采集的不足。两者的结合可以提供更详细、多维度的地形数据,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此外,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也可以增强森林地形测量的能力。遥感数据可以提供森林覆盖、植被类型和植被密度等信息,而GIS技术可以用于整合、分析和可视化这些数据。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类,可以获取森林覆盖的准确信息,并将其与地形数据进行集成,得到全面的森林地形图。此外,GIS技术还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森林地形的变化,为森林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除了技术手段,还应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森林地形测量的挑战。首先,建立合适的测量方案和采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其次,要充分了解森林地形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地形类型和植被类型采用相应的测量策略。此外,要注意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估,确保获取的地形数据准确可靠。最后,加强数据共享和合作,促进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森林地形测量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特殊地形测量对策对于测绘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通过针对不同特殊地形的对策,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我们有信心克服特殊地形带来的挑战,并不断提升特殊地形测量的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田丰.针对矿山测量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3(01):10-12.

[2]雷先林,赵亮.矿山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6):139-141.

[3]肖飞.基于矿山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2(03):87-89.

[4]杜震雷.矿山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