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早期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

赵贵鹏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028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500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与观察组(胺碘酮+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胺碘酮+艾司洛尔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用药安全性高,可助力患者获得较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胺碘酮;早期急性心梗;艾司洛尔;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基于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以及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疾病。该疾病的诱发因素众多,包括有过度劳累、过度激动、寒冷环境刺激、暴饮暴食以及大量吸烟、喝酒等[1]。与此同时,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有上腹部疼痛、神志障碍、全身症状以及心律失常等,将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既每年至少有50例的新发患者。而伴随着该疾病发病率的上涨,早期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死亡率大幅度上涨。为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需尽早探寻积极有效的临床质量方案[2]。目前,临床主要在电解质纠正、心电监护等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为患者进行治疗,但有研究显示,胺碘酮+艾司洛尔的疗效更佳。为此,本文收纳了50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250例,男性127例,女性12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25±2.45)岁,室性早搏168例、阵发性室速42例、持续性室速40例;观察组250例,男性129例,女性121例,年龄45-75岁,平均(60.86±2.17)岁,室性早搏172例、阵发性室速40例、持续性室速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信息和资料,组间差异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胺碘酮治疗,即将150mg胺碘酮(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944)同20ml 5%的葡萄糖溶液在10min之内混合均匀,静脉微量泵注。起始泵注速度为1.0mg/min,6h后改为0.5mg/min,并以该速度持续泵注24-48h。在此之后,口服胺碘酮,0.2g/次,3次/d,用药一周。

观察组胺碘酮+艾司洛尔治疗,前者用药同上,后者如下:首先,静脉注射0.5mg/(kg·min)艾司洛尔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27);1min后,静脉点滴,初始点滴剂量0.05mg/(kg·min),观察4分钟,若效果尚可则持续点滴,若效果不佳则逐渐增加用量,最大不得超过0.3mg/(kg·min),用药一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在90%以上为显效,在61-89%之间为有效,60%以下及无变化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有浅静脉炎、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率=所有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③预后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高预后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250

98(39.20)

110(44.00)

42(16.80)

208(83.20)

观察组

250

136(54.40)

100(40.00)

14(5.60)

236(94.40)

X2

-

-

-

-

7.245

P

-

-

-

-

0.000

2.2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浅静脉炎

恶心呕吐

低血压

头晕

心动过缓

发生率

对照组

250

6(2.40)

7(2.80)

8(3.20)

7(2.80)

4(1.60)

32(12.80)

观察组

250

2(0.80)

4(1.60)

2(0.80)

3(1.20)

2(0.80)

13(4.80)

X2

-

-

-

-

-

-

6.857

P

-

-

-

-

-

-

0.000

2.3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5.46±2.45)分,而观察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47±2.17)分,观察组更高(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巨大,尤其是在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时候,更是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首选的治疗药物为利多卡因,但该药物的实际作用时间较短,疗效并不甚理想,同时也不能很好的降低患者死亡率

[3]。为此,需积极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的不断探究与实践中发现,胺碘酮对于该疾病的疗效尚可,并且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本研究显示,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分别为83.20%和94.4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分别为12.80%和4.80%;以及在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分别为(75.46±2.45)分和(86.47±2.17)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预后生活质量更高。由此可以充分说明,胺碘酮+艾司洛尔的治疗方案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原因分析如下:胺碘酮是一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在该疾病治疗中可发挥非常显著的电生理与药理作用。首先,其可以有效阻滞钾离子的外流,促使心房、心室等的动作电位大幅度延长,并就此起到一定程度的抗房颤与室颤效果[4]。其次,其可以有效阻滞钠离子内流,促使心室肌细胞传导减缓,并就此起到一定程度的心动过速阻滞效果。最后,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其能量代谢,并就此起到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缓解效果。但因为该药物具有较为复杂的毒副作用,因而易诱发不良反应,对最终疗效也有一定影响,需严格而谨慎的使用。而艾司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阻滞剂,可有效缓解心律状态,并控制血压,减少心肌耗氧,使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两种药物相互辅助、促进,将提升疗效与安全性[5]

综上所述,胺碘酮+艾司洛尔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用药安全性高,可助力患者获得较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日超,韦荣菊,陈华,蔡彬,杨钦兰,李春春,荣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中国医学工程,2023,31(03):19-25.

[2]刘占伟.胺碘酮治疗早期急性心梗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7):38-39+37.

[3]齐允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早期治疗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4):70-72.

[4]张为平.门冬氨酸钾镁对早期急性心梗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57+80.

[5]马腾,孙巍.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