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视角下《瑞普·凡·温克尔》的中译本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4

“化境”视角下《瑞普·凡·温克尔》的中译本对比分析

孙佳雪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著名小说作家华盛顿·欧文所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乡土风味浓郁,充满浪漫主义奇想,流露出作者本人的保守观点,也巧妙暗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本文以林纾的译本和万紫、雨宁的译本为参考,在钱钟书“化境”说的视角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期望对“化境”说的实践性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化境”说 《瑞普·凡·温克尔》 译本分析

一、钱钟书的“化境”说

(一)概述

钱先生的“化”,第一次提出来时,指的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化”,钱先生又进一步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以致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钱钟书先生用一个“化”字,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极致。从广义上讲,先生的“化”与“不化”,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很切合原文。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思想”[2]

与“神韵”、“神似”说相比,“化境”说辞微而旨远,更切中要领。“神韵”、“神似”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非得神笔妙手不可,不是凡夫俗子力所能及的。而“化境”说并无高下之分,无非是为译者指明了译作的努力方向。翻译有二种方向,一种是尽量“欧化”,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另一种是尽量“汉化”,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化境”说的用意正在于后者。

鉴于译界对有关“化境”说的种种误解,钱先生在1985 年对“化”的提法作了修订,将“化”由“最高标准”易为“最高理想”,即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2]。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其用意并不在于为文学翻译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模式,而是为译者揭示了应当力求的理想境界。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建立在其英汉翻译的丰富实践基础之上,他本人在翻译实践上的巨大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化境说”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同时也为其实践性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基础上,钱钟书在新世纪给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二)“化境”说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类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不应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而是要求译者深切体会原作者艺术创造的过程,进而在自己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丢失了艺术的文学翻译,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因此,当原作的语言被译作别的语言重新表达时,即一种语言记录经验的方式被另一种语言记录经验的方式所替换的时候,其结果必然是一种力图超越原作艺术魅力的艺术力的显示。

译者只有深刻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才能把自己和原作者合而为一。在表达阶段,译者应该“化出”,用自己融入原文语境场后所领悟、感受到的一切来设置译文的语境场,将原文化为最接近其语境意义的译文,输出传递给译文读者。在校对阶段,译者的“融入”和“化出”应是相辅相成的,能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穿梭。融入的时候,翻译者像一个忠实的读者,跟原作者产生共鸣,对原作亦步亦趋;“化出”的时候,翻译者又要对读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面十分熟悉,为满足读者的期望,抑制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译出达到“化境”这样理想状态的译本。

二、《瑞普·凡·温克尔》及译本简介

(三)《瑞普·凡·温克尔》原著简介

华盛顿·欧文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从欧文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等人的作品。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 1819年,欧文的《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向往田园生活和古代遗风,最爱写随笔和短篇小说,其主要作品的大部分题材都是欧洲的,极少描写美国的生活,作者尤其关注奇闻轶事和穷乡僻壤的风俗习惯。他的作品大部分以英国为背景,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也有对英国风俗习惯的描写及旅行随笔。

《瑞普·凡·温克尔》是一部作者本人风格十分强烈的短片小说。这篇小说乡土风味浓郁,充满浪漫主义奇想,语言幽默诙谐。故事发生在英国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乡村。瑞普为人热心,靠耕种一小块贫瘠的土地养家糊口。有一天,他为了躲避唠叨凶悍的妻子,独自到附近的赫德森河畔的兹吉尔山上去打猎,遇到被认作是当地人祖先的赫德森船长及其伙伴,在喝了他们的仙酒后,睡了一觉。醒后下山回家,才发现时间已过了整整二十年。原本闭塞的山村现在一片沸腾,到处是演说、传单、竞选。此时,妻子已经去世,他又可以继续自己优哉游哉的生活。

(四)译本介绍

林纾将小说名译为《李迫大梦》,整篇小说在采用归化策略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作的地域特色和风采。林译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且采用了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形式进行叙述,行文流畅且颇具文采。万紫、雨宁二人合作翻译了华盛顿·欧文的多部作品,在欧文作品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译作《瑞普·凡·温克尔》中综合使用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3]。在翻译过程中,二人保留原作独特的社会风貌以及再现了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同时忠实的保留了原文的内容。此外,在贯彻归化策略时,二人有意地靠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在特定的称谓、表达习惯等方面均做了归化处理。

三、两译本的对比分析

1、原文:It is a little village of great antiquity, having been founded by some of the Dutch colonists, in the early times of the province, just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good Peter Stuyvesant, (may he rest in peace!) …

林译:是村古矣,方美洲新立,荷兰人曾于此殖民。

万紫、雨宁译:这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小村庄,是荷兰殖民者在这个州成立初期建造起来的,正当好心的彼得·斯泰弗山特(愿他在地下安眠!)开始执政的时候;

林译显而易见地采取了归化式的翻译策略,其中,增译了“方美洲新立”,为读者理解提供了背景知识;又删去Peter Stuyvesant此人不译,因大多数国人并不熟悉此人名,也不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may he rest in peace作为欧美宗教元素——即“愿他安息”这样的表达方式也不见踪影。此外,将时间顺序用“曾”字表达,放在“于此殖民”之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因此在林纾的翻译中,凡有关类似的信息和内容皆被删节或改变。可以看出,林纾特意译为桐城古文,这种传统文体使当时的读者读来犹如古典文言小说,全无生硬牵强之感。不难领悟其中的“化境”之意。

万紫和雨宁的译文则完美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映像和文风,将村庄的背景由来以及此地的执政者一一叙述,忠实通顺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语言风格[4]。两人的译文很好地保留原作的风味,却给在读者的代入感和可读性上大打折扣,与化境相距较远。

2、原文:…when the rest of the landscape is cloudless, they will gather a hood of gray vapors about their summits, which, in the 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 will glow and light up like a crown of glory.

林译:或天淡无云,则峰尖如被云巾,蓊然作白气,斜日倒烛,则片云直幻为圆光,周转岩顶,如仙人之现其圆明焉者。

万紫、雨宁译:虽然四处万里无云,山顶上却聚着一团灰雾,在落日的余晖照耀之下,像一顶灿烂的皇冠似的放射着异彩。

原作中使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 为文章增色不少。林纾用“天淡无云”译cloudless、用“如被云巾”译gather a hood、用“斜日倒烛”译the last rays of setting sun、用“如仙人之现其圆明焉者”译like a crown of glory。使原文的修辞之妙和语义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且遣词造句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既保留原作原有风味,又使读者读来自然流畅,符合“化境”说的要求。

原文中的 “cloudless”,“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a crown of glory”被译为“万里无云”,“落日余晖”,“一顶灿烂的皇冠”。原文中所展现的卡慈吉尔丛山的壮丽、雄奇,极具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神奇色彩的特点在译文中得以较好地传达。万紫和雨宁的译文成功地再现了华盛顿·欧文描绘的大自然的壮丽雄奇,村庄的安详静谧,村民的与世无争等[1]

3、原文:there were some of the houses of the original settlers standing within a few years, with lattice windows, gable fronts surmounted with weathercocks, and built of small yellow bricks brought from Holland.

林译:屋角四翘,屋顶置箭羽,乘信风而转,用表风色。

万紫、雨宁译:不久以前,这里还有几所最初来此定居的人的房屋,它们都是用荷兰运来的小黄砖造的,格子窗,人字门墙,屋顶上装着风信鸡。

weathercocks是风信鸡,属于西方人生活中独有的物件,随风旋转,以测风向。这一次在当时的汉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事物,因此林纾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西方特色词汇意译出来,采取补充说明的方法,向读者解释说明这一事物,使读者更为理解这一外来事物。这样一来,内容不会晦涩难懂,反而还能使读者扩宽眼界,增长知识。此举也贴合化境之说,最大程度上拉近译文与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距离。反观万紫、雨宁的译作,两人运用异化加直译翻译策略,省去解释说明,直接在英语语言词库中找出对应的汉语进行翻译,保留了西方特色,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此举在翻译过程中较为常见,为了更好的贴合原文,而失去了汉语的语言特色,且没有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生活和语言习惯。透露出了些许生硬和牵强的痕迹,与化境说相去甚远。

4、原文:(1) Rip Van Winkle, however, was one of those happy mortals, of foolish, well-oiled dispositions, who take the world easy, eat white bread or brown, whichever can be got with least thought or trouble, and would rather starve on a penny than work for a pound.

林译:然李迫者,乐天人也,长日汶汶,似机轴之上濡膏满之,溃不能动;自谓人生度此时世,平安无忧患事也。食辄不检,遇其贱而易得者即需为日食,意受一辨尼之馁甘也,若力一金镑之工,则为惫。

万紫、雨宁译:不过,瑞普·凡·温克尔却是个傻里傻气、无忧无虑的乐天派,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吃白面包和黄面包都行,只看哪一样最不用操心和费神。

林纾的译文中“自谓人生度此时世”为译者所加,eat white bread or brown 译为“遇其贱而易得者即需为日食”,作了泛化处理。但总体上忠实于原文。尤其是would rather starve on a penny than work for a pound译为“意受一辨尼之馁甘也,若力一金镑之工,则为惫”,译得很出色,彻底打破了原文的句法结构,是“忠实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有机结合,可谓“化境”之妙。总之,译文的文言形式简洁、优美、流畅,流露了译者的诗学观,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

万紫、雨宁的译文中的面包是西方人士日常饮食中最为普遍的主食的一种。在翻译这种食物的时候,译者充分尊重西方的饮食习惯,忠实地传达源语的信息。在中西方交流加强的背景下,对于对象语读者来说,要理解西方人吃面包的事实几乎没有障碍。如果按照归化的策略,将“white bread or brown”翻译成国内常见的食物如馒头、包子、面条或米饭之类,则容易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

(2)If left to himself, he would have whistled life away, in perfect contentment.

林译:长日摇首噫气,悠悠然心安而理得,设非其妻日呶呶用力攻其耳,则李迫于人间初无忧烦之事。

万紫、雨宁译:倘使听他自便,他一定会吹吹口哨,心满意足地度过一生。

对于吹口哨的看法在中国和美国可能会存有差异。在美国,人们对待吹口哨的态度要宽容得多,吹口哨或者是人们排解寂寞的一种方式,或者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在中国古代,吹口哨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口哨这一古老的吹奏艺术,在古代称之为啸。吹口哨被运用在招魂祭祀等仪式上,后来逐渐用于艺术表演。林纾则译作“摇首噫气”,“摇首”属于增译,二字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李迫的人物塑造,又将whistled译为“噫气”。这样处理不仅贴切的传达出人物的特征,且拉进了原文与读者间的距离。

四、结语

本文在化境说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了林纾和万紫、雨宁的译本。两个译本均达到了忠实于原文的要求,充分理解原文。林纾的译文更加贴合化境之说,使当时的读者读来不觉晦涩难懂,而只觉明快流畅。万紫、雨宁的译本则尽量往化境的目标靠近,虽有部分译文不尽如人意,但在翻译技巧方面能给英语翻译学习者较大启发。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建立在其英汉翻译的丰富实践基础之上,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基础上,钱钟书给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本文通过对两个风格相差较大的译本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了“化境”说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花宏艳. 《瑞普·凡·温克尔》两个晚清译本的比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

[2]文莉秋, 彭春霞. 钱钟书的化境及其翻译[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张奇才, 李争. 万紫、雨宁译文《瑞普·凡·温克尔》评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4]张欣, 谌莉文. 功能对等理论下美国小说的翻译与鉴赏——以《瑞普·凡·温克尔》节选为例[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

孙佳雪(2000–),女,河南开封人,汉族,河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