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能量源及其安全防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危险能量源及其安全防护分析

范歆怡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广东广州 邮编:511400

摘要:检验检测机构在日常检测业务活动中容易遇到各种能量源风险,严重威胁检测人员安全,为此需要注重能量源的安全防护工作,提高检测安全性。文章先分析了能量源,随后介绍了能量源安全防护策略,包括创建风险分析小组、能量源识别分析、风险分析和分类设置防护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能量源;安全防护;风险分析

引言:检验检测机构在日常检测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能量源风险,从而对相关检测研究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在保障安全操作基础上提高检测工作质量,需要加强安全防护管理,明确能量源相关风险隐患,形成有效安全防护策略,为实现安全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能量源分析

能量源主要是某一系统内存在潜在能量,会释放危险物质,容易造成环境破坏、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害。在能量源相关量值突破限值后便会变成某种危险源,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潜在威胁的部位和源点,是造成有关伤害和财产损失爆炸性事故的根源,也是危险物质和能量集中核心,即会出现能量爆发和泄漏的部位。相关能量源涵盖多样形式,比如功率源、辐射源、热能量源、电能量源以及机械能量源等。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各种腐蚀性、自然性、毒害性、易燃易爆性物质以及各种危险化学产品。通常情况下,检验检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风险能量源,形成各种事故隐患,为此需要针对相关事故隐患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1]

二、能量源安全防护策略

(一)创建风险分析小组

在创建风险辨识小组过程中,需要选择检验检测机构一线人员、能量源专门分析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专家等。类似于其他风险辨识分析方法,能量源分析需要依赖相关分析人员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积累,安全管理专家和检验检测机构一线人员经验直接决定分析结果准确性。相关分析人员需要将能量源具体分析方法和操作流程展示给小组成员,组织所有小组成员综合分析能量源,有效整理相关分析结果。现场安全管理者应该对各种技术资料进行全面采集,和安全管理专家共同研究分析数据,做好审核检验[2]

(二)能量源识别分析

在能量源分析中,相关分析小组需要率先明确分析对象,掌握具体的分析内容和分析范围。为进一步提升能量源研究时效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结合企业生产场所的功能差异对能量单元进行细化分解,面向各个能量源实施逐一能量源分析。能量源识别中需要针对目标范围内因为屏蔽失效所形成事故隐患能量主体实施准确识别。在进行能量源安全防护中,需要结合不同能量源在能量传输中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和疼痛以及火焰蔓延至设备所形成的财产损失几率,对能量源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结合人体对不同级别能量源所引发的热能量源和电气产品反应具体延续时长以及参数大小实施科学划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1 不同级别能量所形成反应

能量源

对可燃材料影响

对人体影响

限值分级原则

一级

无法点燃

不疼,但能够感受到

正常、异常条件下都小于一级,单一故障下小于二级

二级

可能点燃,但火焰蔓延和增长有限

疼,但不会造成伤害

正常、异常以及单一故障下小于二级

三级

可能点燃,火焰快速蔓延增长

会导致伤害

正常、异常以及单一故障下大于二级

在能量源识别中需要明确不同能量形式和伤害形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 不同形式能量源所形成伤害

能量形式

伤害形式

代号

电能

会烧伤人体内部器官、灼伤皮肤、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疼痛等

ES

功率源

电引发起火产生伤害和疼痛,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

PS

有害物质

导致中毒、器官损伤以及皮肤伤害等问题

/

机械能

失去耳朵、眼睛、肢体,导致磨损、划伤、擦伤、截断以及压碎等问题

MS

热能

主要是以皮肤灼伤为主

TS

辐射能

损伤听力、灼伤皮肤、伤害视力

RS

结合能量源相关危害,需要合理设计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有效补充,有效降低能量发散对于人体的伤害和威胁,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相关检测研究活动安全性[3]

(三)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中需要重点针对能量源因意外释放所形成风险隐患和能量源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能量源的意外释放所形成事故风险主要是能量源属性所形成的,比如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与所检验的各类隐患样品可能出现来自电击、过热、着火、机械、辐射、有害物质引起的危险来源。隐患样品大功率电气设施容易导致火灾和触电事故,电池及化学试剂则会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在基础安全措施无法消除安全风险条件下,需要合理设计安全防护策略。在分析能量源相关风险隐患中,需要准确把握能量源类型和所形成的风险特征,辅助设计安全防护策略,结合上述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二级和三级等不同形式安全防护中,需要在人体和能量源之间形成合理防护,如此才能有效控制伤害能量源传输至人体部位,降低疼痛和伤害几率,结合能量源风险所形成的伤害和疼痛,和安全防护之间创建三框图,具体如下图所示:

1

图 1 伤害、疼痛和安全防护三框图

通过分析能量源风险,采取有效安全防护策略,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容易引发伤害和疼痛的能量传输至人体部位的几率,衰减能量,降低能量的量值,控制危险电压和过载功率。通过阻止能量,削减能量传输速率,为此可以利用玻璃以及符合防火等级塑料来隔离断开能量传输。能量转移即调整能量反向,合理应用连接保护地。将危险能量源、断开和剪切相关能量源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安全联锁设备。借助对能量围封可以进一步降低能量泄漏几率,为此需要采取有效密封策略。在人体和能量源之间形成阻隔物,比如设置绝缘外壳。

(四)分类设置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可以基于场地、设备安装、人员实现,或某种被指导和可学习行为,比如通过指示性安全防护采取相应行动,帮助进一步降低能量源的威胁。安全防护可以进一步划分成行为性、安装性以及设备级等多种形式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措施涵盖单一性要素或一组要素。在针对能量源实施安全防护中需要针对防护措施进行合理分类、分序,基础性、附加性、加强性和双重性防护为设备级防护,能够在采取行动中实现。安装性防护,即在人工安装活动中,针对安装设备提供安全防护,比如利用螺栓等相关用具固定某个物品提高检测研究稳定性。针对能量源接触中所形成的二级防护需求和三级防护需求,应该做好行为性安全防护。检验检测机构在相关研究活动中可以采取特定行为实施安全防护,减少能量传输以及所形成后续伤害。行为性安全防护属于指导行为和主动行为,从而进一步降低能量伤害几率。检验检测机构在实际检测工作活动中,需要综合考虑能量源实际属性和功能性质、技术人员和相关功能要求,采取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比如针对那些存在触电风险的能量源需要妥善配置各种安全防护用具,包括绝缘地垫、绝缘手套、护目镜等。在基础防护无法发挥功能条件下需要采取指示性安全防护,比如准确识别二级能量源分布位置和主要部件,规定具体行动,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避免能量源伤害,规定恢复基础安全防护的具体行动。基于多种安全防护策略协同应用下,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相关业务工作安全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针对能量源实施安全防护过程中,需要结合产品功能特性机器能量转换特征,对其所形成危险能量进行准确预测,明确残余能量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好评估分析,随后针对相关风险问题做好安全防护,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防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姚青梅,徐新.《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安全要求》标准解读——能量源及其安全防护的解析[J].中国标准化,2022(14):107-112.

[2]姚青梅,王亚龙.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安全要求标准解读——电能量源的分级和可触及性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1(22):112-119.

[3]雷维嘉,付安琦.能量收集中继安全传输网络的在线功率控制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43(05):13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