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桂枝茯苓丸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探讨

朱晓娇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在中医妇科疾病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门诊就诊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等。结果:实验组经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缩小,且实验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缩小患者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子宫肌瘤;疗效;中医妇科

子宫肌瘤在女性生殖器官中是较为多发的肿瘤之一,也被称为子宫纤维瘤或者纤维肌瘤。子宫肌瘤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而引发,有部分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也称为子宫平滑肌瘤[1]。子宫肌瘤过大或合并症较重者往往需要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切除等手术治疗,但是这会对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生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目前临床上早期采用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2]。临床上多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然而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所用桂枝茯苓丸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作用[4]。但桂枝茯苓丸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改善机制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次研究选择92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桂枝茯苓丸治疗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门诊就诊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③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检查。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不能配合开展调查;②药物过敏者;③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或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④患有其他肿瘤疾病者;⑤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各46例。实验组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25±4.66)岁。对照组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3.82±4.62)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服用米非司酮片,每日口服半片(12.5mg),连续口服3个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4粒,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消失,子宫肌瘤消失或体积缩小超过2/3则表示显效,治疗后临床体征有所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1/3至2/3则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没有明显的改善,且肌瘤的体积没有缩小则表示无效。(2)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的三维径线,并计算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x2检验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经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46

24(52.17)

19(41.3)

3(6.52)

43(93.48)

对照组

46

21(45.65)

15(32.61)

10(21.74)

36(78.26)

χ2

-

-

-

-

4.389

P

-

-

-

-

0.036

2.2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

两组治疗前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缩小,且实验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image2±s

组别

例数

子宫体积(V/cm³)

肌瘤体积(V/cm³)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6

142.94±12.25

104.41±8.55*

60.45±5.78

35.50±3.67*

对照组

46

142.62±12.20

118.57±9.41*

60.37±5.54

42.74±4.01*

t

--

0.057

14.842

0.071

22.460

P

--

0.870

0.000

0.940

0.000

注:和治疗前对比,*P小于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部包块、子宫出血、压迫、白带增多、疼痛、不孕、贫血、流产、红细胞增多和低血糖等方面[5]。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完全的摘除肌瘤,但是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并且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6]。米非司酮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孕激素产生拮抗作用,还能够使患者体内的孕激素受体以及雌性受体降低,从而使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到抑制作用,最终能够抑制子宫肌瘤平滑组织的生长,能够使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血液含量,最终达到缩小子宫肌瘤缩小体积的目的,但是整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目前针对子宫肌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已经较为广泛[7]

从中医学理论而言,子宫肌瘤疾病属于“癥瘕”的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子宫肌瘤的病因以寒为主,寒为阴邪,性主凝滞,寒邪客于子宫,冲任气血失调,经脉气血不畅形成瘀血,瘀停日久,积而成瘤。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以祛瘀、活血、散结作为基本原则。桂枝茯苓丸主要成分为茯苓、桂枝、白芍、牡丹皮、桃仁等,其中牡丹皮、桃仁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作用;桂枝具有温经散寒、辛散瘀滞的效果;白芍具有养血调经、缓急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功,促进患者疾病恢复[8-9]。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经米非司酮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缩小,且实验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缩小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提高临床疗效。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治疗瘀血导致的闭经、痛经以及产后恶露不止等症状,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时能够抑制疼痛、抑制炎症,还能够调节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对子宫平滑肌均匀双向调整作用,进而缩小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缩小患者的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童志琴,吴玉华,钟慧. 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16(3):105-107.

[2]张妮,周娟,赵凤容. 加味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型患者VEGF、IL-6、D-D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2):342-348.

[3]刘洋靖,马朝群,朱太阳,等. 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3):17-25.

[4]樊小玲. 桂枝茯苓丸联合GnRH-a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并发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0):26-29.

[5]李佳浍,郑华英,杨璐. 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VEGF-C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上海医药,2022,43(21):38-41.

[6]陈媛. 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22,20(3):177-180.

[7]郑永瑜. 桂枝茯苓丸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血管生成素-2水平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21,30(3):112-115.

[8]郭瑞华,冯云. LNG-IUS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5):150-152.

[9]杨安静,龚新铭. 针灸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