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1

脑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可引起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失语等症状,是颅脑疾病进展到相应程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将会遗留较多后遗症,甚至引起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脑水肿的护理干预,将疾病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是实现康复促进的重要手段。

一、什么是脑水肿

脑水肿这种病理状态通常好发于颅脑术后,指脑体积明显增大和(或)脑积液明显增多,该病持续时间个体差异性大,短的2-3周,长的4-6周,其包括间质性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以及细胞毒性脑水肿三种类型,其中间质性脑水肿在阻塞性脑积水中比较多见,因脑室孔道被增生的胶质堵塞所致。血管源性脑水肿类型最多见,常发于化脓性脑膜炎、脑外伤、脑梗塞、中毒以及肿瘤患者群体中。细胞毒性脑水肿好发于脑缺血、心脏骤停、尿毒症、水中毒、急性缺氧患者。

二、脑水肿的表现

脑水肿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取决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进展速度,最典型、最突出的症状就是颅内压升高、神经功能缺失。颅内压升高会导致躁动不安,引起头痛眩晕、呕吐、嗜睡。早期呼吸脉搏减慢,血压上升,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将会继续恶化而引起脑疝。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多表现为瘫痪、失语、癫痫发作。脑体积进一步增大,会压迫语言中枢、运动中枢,进而引起失语症、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部分脑水肿患者还可能伴发高热、视力障碍。

三、脑水肿的治疗

患有脑水肿的患者建议卧床静养,头颈部避免扭曲;呼吸不畅、用力排便、情绪过激、便秘、癫痫、咳嗽、发热等因素是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常见因素,日常护理期间应当注意规避。目前,药物、手术、物理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脑水肿。常用药物有神经营养剂、七叶皂苷钠、20%甘露醇、呋塞米、高渗盐水、甘油果糖、白蛋白等。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药物治疗效果也可能会存在差异,应当根据个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发展情况,选择最佳的用药治疗方案。物理治疗方法通常有高压氧、亚低温等疗法,其中高压氧常常用来辅助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可以改善微循环,纠正缺氧状态,抑制脑细胞凋亡,还可以建立侧支循环,为脑组织及时供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亚低温可以改善脑血流量,减少脑细胞耗氧量,修复血脑屏障。

四、脑水肿的护理

1呼吸道应当持续保持通畅,以免肺部发生感染。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以及口鼻之中的食物残渣,以免堵塞气道;每次用湿润的棉签清洁患者口腔,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及时促排痰、勤翻身;必要时雾化吸入,湿化气道,避免气道黏膜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0%-60%,温度22-24℃,室内光线适当,让患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充分休息。

2皮肤黏膜容易在长时间卧床情况下而发生损伤,作为压疮的高风险人群,应当协助脑水肿患者勤翻身。

3对于合并尿失禁的脑水肿患者,若有导尿管留置操作,一定要注意尿道清洁,及时更换尿管,预防尿道感染。

4适当抬高床头30°,可以促进静脉回流,控制颅内压升高,缓解脑组织水肿;动态测量体温,发热情况下每2小时记录一次体温变化;待到体温下降并且恢复正常后,每日2次监测体温,注意观察患者的发热程度、脉搏变化、呼吸节奏、血压水平。对于体温达到38.5℃以上的患者,戴冰帽冰敷额头,半个小时之后再测量一次体温。卧床休息的脑水肿患者若出现了意识障碍,建议进行保护性约束,特别是有谵妄的患者,应当加设床栏。

5日常饮食清淡为宜,脑水肿程度较轻的患者,补充高营养食物;全身存在明显症状、高热不退的患者,提供半流食、流食。如果患者恶心、干呕明显,可以静脉补液,并注意清洁口腔,必要时应用止吐药物。

6若脑水肿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一定要注意预防摔倒、跌倒,保证绝对安全;病床加设护栏;地面禁止堆放杂物,不能留有水渍,要保持地面干燥,以免患者滑倒;卫生间、活动走廊安装扶手;床头安装呼叫器,以便于患者随时呼叫。患者休息时,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活动四肢关节,温柔按摩,可以避免肌肉萎缩。

7肢体保持功能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患肢挛缩,减轻患肢水肿,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床头抬高的角度不宜太高,不要超过30°,仰卧时病床与患者躯干保持平行。患侧卧位时,手掌向上,伸展肘关节、患肢,向前旋前臂,略微屈曲膝关节,向外旋并向前伸展肩关节。

脑水肿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引起高度关注,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脑水肿带来的伤害,掌握护理措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脑水肿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