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1

双相情感障碍作为容易反复发作、长期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并且治愈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患者合并认知能力损害,其预后较差,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很多如心理治疗、改变社会环境以及健康教育等。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缺乏对早期症状的了解,则不能达到相应的照护水平,可导致疾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生存品质。所以,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的是合并抑郁与躁狂发作的一种精神疾病,又被称之为双相障碍,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当前尚不明确其病因,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并且各个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从而诱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为人类具有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其中神经递质之间的互相作用也比较复杂,当前认为有诸多递质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比如神经肽、Y-氨基丁酸、谷氨酸、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等。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躁狂症状

通常情况下,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其躁狂症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夸大观念。一些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财富、地位,觉得自己神通广大、腰缠万贯,且语言夸大;(2)活动增多。患者在出现躁狂症状时,可增强其意志活动,觉得自己能力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较广的兴趣范围,想有所作为、想做大事,但是经常可能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并且合并夸大的观念;(3)思维奔逸。患者自我感觉思维速度加快明显、口若悬河、具有敏捷的反应、自觉脑子聪明且具有丰富多变的内容;(4)情感高涨。患者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主观体验比较愉快,觉得生活幸福,喜笑颜开、得意洋洋,并且情感高涨存在较强的感染力,还有一些患者还会表现出敌意、愤怒以及易激惹等。

(二)抑郁症症状

在抑郁症症状中,主要表现为几点:(1)精神病性症状,即患者在出现抑郁症时,可表现出被害妄想、幻觉等症状,若患者年龄较大,还会容易激惹;(2)生物学症状,患者表现为性欲下降、食欲下降、早醒、甚至存在精神缺失的情况,并且感觉到比较疲劳;(3)精神运动改变,即患者表现为恐惧、担心、坐立不安、做事情缺乏兴趣、比较悲观消极、高兴不起来、心情低落或者出现动作缓慢、运动量减少等情况。

(三)混合发作

若患者同时出现躁狂症和抑郁症,则会连续数日表现出心情抑郁,甚至还会出现躁狂的心境如本能活动下降、精力降低等。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引导患者正确宣泄情绪

尽量为患者建立受保护、安全的一个环境有助于其正确宣泄情感,比如合理运用物击宣泄仪、呐喊宣泄仪等进行宣泄,并且事后要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情绪疏导,引导患者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痛苦的情绪体验、内心矛盾以及过往经历释放出来,可以使心理压力减轻,从而使心情保持平静。

(二)合理安排日常饮食

一般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仅存在轻微躁狂发作或者躁狂发作,还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在出现抑郁症状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佳情况,甚至存在拒绝进食、厌食等情况,无法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个人喜好作为基本依据,再与疾病特点相结合,对日常饮食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主要为清淡的、富含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质,要避免摄入冰冷的、辛辣的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并且告知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三)作息规范,确保充足的睡眠

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比如易早醒、中途易醒、入睡困难以及休息状态不稳定等,降低睡眠质量。所以,要对患者的生活作息时间进行规范,在白天陪伴和督促患者进行娱乐活动、训练等,使白天的睡眠时间减少;避免出现一些对睡眠作息产生影响的行为如倒夜班、熬夜等。同时,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温馨的一个室内环境,使灯光和噪音减少,降低休息室内的分贝,告知患者睡前不要剧烈运动,避免饮用含兴奋剂或者酒精的功能饮料。若患者对茶多酚、咖啡等比较敏感,要尽量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奶茶、咖啡等,必要的情况下,可给予患者适量的安眠药物,有助于确保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作为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了解和掌握其早期症状,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