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王月琴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1399

摘要:目的 临床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之巡回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以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入院精神科患者为标准,随机选取研究对象50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开展研究。其中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开展巡回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2.00%和医疗纠纷发生率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和16.00%,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76.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00%,P<0.05。结论 临床精神科患者护理对其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巡回护理,不仅减少了各种风险事件发生比率,还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减少医疗纠纷,在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收获较高满意度,是非常理想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精神科安全管理;巡回护理;风险事件;医疗纠纷;护理满意度

精神科患者多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障碍为主,加上各种家庭、社会因素等导致患者心理、行为出现紊乱、异常,从而引发多种精神疾病,与其他临床科室比较,特异性明显。在临床精神科患者疾病治疗中,护理工作成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涉及精神科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伤害,还会引发各种护理纠纷、医疗纠纷,给患者家属、家庭造成困扰,甚至出现家庭关系破裂等情况出现。因此,重视护理过程中患者与护理人员关系,关注患者生命安全,排除各种风险事件,是促进精神科患者治疗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分析巡回护理在精神科应用的效果及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每组25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均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4.51±9.42)岁,平均病程(3.25±1.02)年,且12人患精神分裂症,5人患双相情感障碍症,5人患重度抑郁症,另3人为其他精神疾病;研究组患者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67±9.38)岁,平均病程(3.04±1.01)年,且13人患精神分裂症,5人患双相情感障碍症,4人患重度抑郁症,余3人为其他精神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的比较中,仅存在对比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经我院医师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没有系统严重脏器病症,自愿参与研究全程。另外,排除①精神疾病联合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精神疾病合并心脏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④精神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以安全用药,基础护理,心理疏导为主,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

研究组患者以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开展巡回护理,通过成立巡回护理小组,确保全天24小时巡回保障患者安全,要求护理人员明确患者病情并强化护理意识,提高安全护理系数,确保护理周期完整性、准确性,具体内容如下。①巡回护理小组成员熟悉患者病情,对患者常见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开展全面评估,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危险行为、语言等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总结制定合理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同时,针对以往其他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估,以全方位的准备策略应对各种预估风险。②巡回护理特点就是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并在巡视期间关注患者精神状况,及时排除各种容易引发风险事件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巡回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患者过激心理情绪表现时,及时应用安抚、开导、鼓励等方式,缓和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安全系数;另外,巡回交接班,要确保护理人员有效交接,包括提前到岗,主动查房等,避免患者出现真空状态,更要保障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床前的交接和护理。③熟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各种危险物品、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并针对性检查患者随身携带地危险物品;以病房为重点检查对象,针对尖锐物、药品进行管理;另外,定期检查病房门窗安全性,如有破损及时维修,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②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③护理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资料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分析,以检测值P作为判定结果标准,即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另外,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均通过固定检测值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参考表1。

表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出走

自残

自杀

伤害他人

风险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25

4(16.00)

2(8.00)

2(8.00)

2(8.00)

10(40.00)

研究组

25

2(8.00)

1(4.00)

0(0.00)

0(0.00)

3(12.00)

X2

0.758

0.355

2.083

2.083

5.094

P

0.384

0.552

0.149

0.149

0.024

2.2两组患者护理中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参考表2。

表2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医疗纠纷发生例数

医疗纠纷发生率

对照组

25

4

16.00

研究组

25

0

0.00

X2

4.348

P

0.037

2.3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患者对巡回护理更满意,体验感更好,P<0.05。

3讨论

精神科是医院临床的特殊科室,从治疗到护理工作,都具有特异性。基于患者精神疾病症状和心理、行为紊乱、异常等情况,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需要随时跟踪,全天候关注才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精神科患者疾病治疗中,护理工作成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涉及精神科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一旦患者病发,如没有及时发现和控制、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自残、伤害他人甚至自杀等情况,给医院带来严重声誉损失,更给家庭带来压力和负担,甚至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重视、强化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全天24小时巡回护理是当前精神科应用广泛、高效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巡回护理重视防范风险事件、事物,能通过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制定科学防范措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系数。以病房为重点检查对象,针对尖锐物、药品进行管理,尤其要做到全方位的巡回护理。护理过程中,针对以往其他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估,以全方位的准备策略应对各种预估风险,最大化改善护理质量。另外,通过对重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能够有效控制、缓解患者不良状况,情绪有所改善,从而提高依从性,提升护患关系和谐,护理满意度较高。本文发现,科学化的巡回护理至关重要,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精神科患者安全管理而言,巡回护理是非常理想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降低护患纠纷,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感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牛鹏,王莉莉. 护理学生《精神科护理学》的见习体验[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05):377-378-379-380.

[2]吴敏,寿棘. 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3):182-183.

[3]程苏娟,张丽华. 巡回护理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8):121-122.

[4]朱宏伟.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巡回单在临床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3,(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