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勤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诊的胃癌患者为对象,收诊胃癌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负面评分分为SAS和SD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干预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这种护理模式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故事理论;护理模式;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

近些年胃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地提高,这种疾病也在逐渐地年轻化,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早期胃癌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也能够提高。但是很多胃癌患者在发病后,受到病情和治疗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影响患者康复。尤其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抑郁情绪比较严重,这会影响患者愈后还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将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运用在患者中能够结合患者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处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疾病相关故事讲解,改善患者情绪,这样能够促进患者情绪宣泄。国内外学者对于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研究比较多,这种物理措施对于患者状况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都有较大的帮助[1]。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诊的胃癌患者为对象,收诊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诊的胃癌患者为对象,收诊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组(28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49-84岁,平均年龄为(62.35±11.45)岁,体重(68.45±5.45)kg;观察组(28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50-83岁,平均年龄为(62.35±11.65)岁,体重(68.57±5.94)kg,患者信息比较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障碍问题,患者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常规管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由工作三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责任护士开展具体工作,心理专家对患者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开展相关工作,保证所有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措施有充分地了解能够保证实施效果。第一,表达感受。护理人员需要一对一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况听故事,听患者讲故事,这样能够了解患者所担心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将问题归类整理,实现对患者的有效管理[2]。第二,护理人员需要联系患者情景进行反思患者的行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这样能够表达出正确的内容。第三,创造舒适的环境解决问题。护理人员在整个故事叙述中要让患者感受到舒适、充满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干预,让患者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生活的美好,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还能够促进患者恢复[3]。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措施实施需要每周进行两次,每次在45~60分钟左右干预,6次干预,时间为三周,调查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RPFS量表评估患者行为疲乏、躯干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维度评估)、负面情绪(使用SAS和SDS量表评估)评分进行分析,对于干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最后的检验结果是使用P进行分析,对于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中0.05为分界值,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分为行为疲乏、躯干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情况比较

组别

时间

行为疲乏

躯干疲乏

认知疲乏

情感疲乏

观察组

干预前

7.45±0.85

7.15±1.02

6.95±1.03

7.81±0.72

干预后

4.51±0.25

4.02±0.36

4.10±0.32

4.51±0.45

对照组

干预前

7.48±0.89

7.14±10.61

6.87±1.21

7.84±0.75

干预后

5.87±0.39

5.69±0.58

5.45±0.57

5.68±0.36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时间

时间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观察组

干预前

54.12±5.25

55.35±5.12

56.35±5.03

58.78±4.35

干预后

75.45±3.24

75.45±3.15

74.15±4.32

72.12±2.65

对照组

干预前

54.21±5.30

55.35±5.21

56.34±5.02

58.64±4.25

干预后

61.32±4.12

65.45±4.12

63.35±3.25

64.15±3.02

2.3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负面评分分为SAS和SDS干预前后评分为71.12±5.45、40.32±2.31、70.32±5.64、42.12±2.61和71.24±5.32、52.12±3.65、70.31±5.59、53.24±3.65,干预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

3讨论

胃癌患者发病后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比较高,主要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情绪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生存时间缩短,对这会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自身病情,因此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癌症比较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行为异常[4]。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对比有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负面评分分为SAS和SD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干预后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中实施对患者的帮助更大,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关注,能够从这一角度关心患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综上,胃癌患者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这种护理模式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赵琼,刘硕旭.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22,35(1):5.

[2]常晶,韩晓霞,宋伟华,等.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18):5.

[3]白园兰.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痛风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027(015):207-209.

[4]饶思琪.基于ERAS理念的前移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030(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