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在胆道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在胆道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高洁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胆道外科“T管”引流术中实施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胆道外科中选取76例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中就医,均需行“T管”引流术治疗,符合实验参与条件。与此同时,对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统计比较,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发生率7.89%,对照组中则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8.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经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后确认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胆道外科“T管”护理中实施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胆道外科;T管护理;三色卡;并发症

引言:胆道疾病在近年来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如胆囊结石、胆道炎症狭窄等,会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一般在采取手术治疗后还需为患者实施“T管”引流术,以促进术后康复,但在“T管”护理期间,极易因患者因素、导管因素等引起并发症情况,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基于此,胆道外科护理中应重视改进护理对策,优化“T管”护理模式[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使用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下更加有科学性、合理性,相信将其应用于“T管”护理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以下研究中便对此进行了简单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胆道外科中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参与实验,经专业诊断后确认符合胆道疾病诊断条件,包括胆总管囊肿、肝门胆管癌、胆囊结石、胆道炎症狭窄,在入组后将其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内38例。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49.6±5.4)岁;观察组中则包括24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23~71岁,平均(51.4±6.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纳入条件:①患者自愿参与实验,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③符合“T管”引流术条件。

排除条件: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②中途退出实验者。

1.2方法

于对照组中实施常规“T管”护理模式,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在1~2d内应每1~4h查看并进行1次“T管”护理;待术后3~7d时可延长至6~8h,术后1~2周后则延长至每12h查看并护理1次[2]

观察组中需使用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①三色卡:使用红色、黄色、绿色三色卡作为患者护理标识,可根据颜色的不同调整护理频率。例如红色,可用于引流量>1000ml,引流液为棕褐色,且液体浑浊,伴有明显胆道出血;黄色标识引流量处于500~1000ml,相对比较浑浊,并有少量胆道出血;绿色表示患者引流量不足500ml,引流液比较清亮,无胆道出血。②健康宣教:相比常规护理模式,三色卡的应用是一种创新,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向其简单易懂地讲解三色卡的应用优势、必要性,并介绍每一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并且根据患者术后引流情况合理选择卡片。③交接班护理:卡片上应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每次交班时还需进行三色卡交班,确保接班护士能够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与此同时,根据卡片颜色的不同,护理频次也有不同,红、黄、绿色应分别每1~4h、4~8h、24h护理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并发症分析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T管”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胆道感染、胆漏。

1.3.2 护理满意度

为两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围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服务等几方面评估,最高100分,满意度标准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所对应的满意度分值分别为>85分、60~85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组内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将SPSS21.0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主要围绕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可分别使用“%”、“x±s”表示,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的情况,应分别通过“X2”、“t”进行检验,如若数据间统计学意义明显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次实验中统计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如表1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导管堵塞

胆道感染

胆漏

发生率

观察组

38

1

1

1

7.89%

对照组

38

2

3

2

18.42%

X2

11.044

P值

<0.05

2.2 护理满意度

通过本次护理满意度的评估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8

21

15

2

94.73%

对照组

38

17

13

8

78.94%

X2

12.414

P值

<0.05

3 讨论

现阶段,多数行胆道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T管”引流,有助于提高胆汁引流效率、降低感染风险,但在“T管”实际使用时,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风险[3]。本次研究中,探析了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应用该护理模式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便捷性,能够及时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设置不同颜色,护理人员则可直接通过观看卡片颜色便明确患者术后的大概情况,这将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护理效率;与此同时,三色卡护理模式的应用也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如表2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综合本次实验结果可见,将三色卡“T管”护理模式应用于胆道外科中可以在提高护理针对性、护理质量水平的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海泉. 胆道术后T管分段拔除法的临床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21.

[2]黄春求. 肝胆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带T管患者自护能力、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曾美红.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带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