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马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2%)高于对照组(79.17%)(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及时缓解高热与惊厥症状,家长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最常见且极易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其原因是儿童脑部发育不成熟,轴突、树突等分支结构不完整,髓鞘化不完全,易发生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失衡,导致儿童惊厥发生阈值偏低[1]。当前在临床上对于高热惊厥的治疗还缺少特效药物,关于惊厥发生的原因也尚不明确。临床主要采用的是针刺或其他相关的药物来对症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但部分时候疗效并不明显。尤其是存在惊厥再发作的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何运用好临床护理措施非常重要[2]。本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纳入标准:(1)就诊时患儿有意识障碍、呼吸紊乱等临床表现,确诊为高热惊厥;(2)患儿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器质性疾病;(2)患儿家属拒绝参与研究。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0.4~4.8岁;平均2.4岁;入院时体温38.5~39.8℃,平均39.2℃;体质量(13.38±5.54)kg;上呼吸道感染12例,腹泻14例,肺炎20例,其他疾病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0.4~4.9岁;平均2.5岁;入院时体温38.7~40.2℃,平均39.4℃;体质量(13.28±5.61)kg;上呼吸道感染10例,腹泻10例,肺炎22例,其他疾病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均应用常规护理。对患儿的病症情况作出认真观察,并结合医嘱,对患儿进行正常用药,对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对相关的病理知识具有准确的了解。实验组的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1)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氧气摄入量,改善身体运行状态,降低患儿的机体运行压力,提高身体抵抗力。(2)根据医生的指示应用镇静药,在患儿惊厥急性发作期间,应用苯二氮卓稳定剂,经静脉或静脉滴注,以减轻惊厥症状。对于不适合使用苯二氮卓类安定的儿童,也可以选择使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药物来缓解患儿急性抽搐的症状。(3)预防窒息。一旦发生抽搐,应该马上进行现场急救,让患儿平躺,头部向一边倾斜。为了保持呼吸道畅通,需要打开衣领,松开衣服,清理患儿的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轻轻地把舌头向外提,避免舌头后仰堵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准备好紧急情况下的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工具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镇惊剂,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4)对患儿的降温,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迅速给患儿降温,同时观察患儿的其他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当患儿出汗时,要及时拭去,以免因身体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感冒。同时要注意做好口腔卫生,防止患上其他疾病。(5)预防外伤。当发生惊厥时,应在患儿的手上或腋下放置柔软棉织物,以避免与皮肤的摩擦。在已经长出牙齿的患儿上、下磨牙间加一个牙垫,以避免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打开,以免伤害牙齿。病床边缘设置床架,以避免患儿掉落,在床的扶手上防治棉织物,以避免抽搐时触碰扶手,将床头的硬物移走。如果患儿发病时晕倒在地,要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把可能会伤到患儿的东西搬走。避免用力挤压或拖拽孩子的四肢,以免折断或脱落。对于易出现惊厥的患儿,应由专门人员看护,以免抽搐时受到伤害。(6)做好病房的温湿度控制,注意卫生清洁,让房间的灯光保持柔和,防止强光对患儿的眼睛和心理产生影响。(7)健康宣教。对患儿父母解释惊厥发生的原因及诱发因素,使其学会如何防止惊厥发生。提醒家长要及时控制体温,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惊厥。向家长示范如何在惊厥发作时进行紧急处理(例如按人中、合谷等),待惊厥消退后,立即入院。要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消除焦虑、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战胜疾病。加强日常护理,并对病情及时调整。对惊厥发作时间较长的患儿,应让家长在今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若出现应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8)饮食护理,改进患儿饮食结构,强调科学性与营养性,应选择易消化的食品如粥、面等,减轻消化负荷。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退热时间与惊厥消失时间并比较;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26.69±3.82)h明显短于对照组(44.28±3.52)h,(t=23.461,P=0.000);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4.11±0.35)h明显短于对照组(6.13±0.61)h,(t=19.900,P=0.000)。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共有非常满意31例(64.58%),满意16例(33.34%),不满意1例(2.08%);对照组共有非常满意15例(31.25%),满意23例(47.92%),不满意10例(20.8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2%)高于对照组(79.17%)(2=8.317,P=0.004)。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生在3个月到5岁之间,主要是由于发烧导致的惊厥。出现这种情况的病理原因为儿童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骨骼肌群发生短暂收缩运动,症状包括突然意识丧失、肌肉呈强直性收缩、眼球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色青紫,部分还存在大小便失禁情况。因为这种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如果不能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就会对大脑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而且大部分是不可逆的损伤,这对患儿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尽快地控制惊厥,是该疾病治疗的重点,在临床抢救及护理工作中,首先要对患儿的高热及惊厥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然后再对其实施细致、高质量、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这对患儿早日康复,提升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后,高热与惊厥情况都得到较好缓解,家长对护理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及时缓解高热与惊厥症状,家长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王洁.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婚育与健康,2022,28(17):4-6.

[2]杨跃霞.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306-308.

[3]杨静.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2):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