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多层螺旋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

青明华,张举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本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40例患者为对象。均接受MSCT及鼻内镜检查,分析二者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结果  40例患者窦腔密度不均匀;28例软组织影完全填充窦腔;12例部分填充窦腔。22例发生骨质增强,10例骨质破坏。病变累及双侧13例,单侧27例。鼻内镜检查中可见鼻甲肥大22例,钩突肥大、息肉样变化29例,鼻中隔偏曲17例,鼻息肉9例。MSCT与鼻内镜联合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于MSCT、鼻内镜单独检查(P<0.05)。结论  MSCT与鼻内镜联合检查可提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病变及周围解剖结构。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鼻内镜;真菌性上颌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罕见的鼻窦炎,主要发生在上颌窦位置,其与鼻窦肿瘤、慢性鼻窦炎的症状类似,鉴别难度大[1]。病理学检查为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金标准,但存在创伤性。CT检查显示结果较好,MSCT检查可实现各相位同行,可在多个角度观察病灶,可发现其细节变化,借助鼻内镜检查可更高的评估鼻窦炎的病变位置、骨质变化等情况[2]。因此本文将MSCT与鼻内镜联合用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观察其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本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40例患者为对象。均接受MSCT及鼻内镜检查,两者检查时间间隔2 h。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9~70(51.34±5.39)岁,病程(6.57±0.75)年。

1.2  方法

MSCT检查,采用Somatom Emotion 6层螺旋CT检查,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30 mAs,层厚3 mm,扫描压槽突至额窦。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层厚1.0 mm,层距1.0 mm,进行冠状位与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用软组织窗(窗宽160 HU,窗位45 HU)、骨窗(窗宽1500 HU,窗位550 HU)。

鼻内镜检查,CT检查提示上颌窦模糊或怀疑存在占位者进行鼻内镜检查。采用0/30/70°鼻内窥镜检查,配备冷光源与光源导线。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阅片,观察病灶的范围、内部密度、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其他鼻窦受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MSCT检查结果

40例患者窦腔密度不均匀;28例软组织影完全填充窦腔;12例部分填充窦腔。22例发生骨质增强,其中17例累及内侧壁,5例累及外侧壁,窦壁均较厚,窦腔缩小;10例骨质破坏,其中累及内侧壁6例,累及外侧壁4例,表现为骨质吸收、缺损。病变累及双侧13例,单侧27例。

2.2  鼻内镜检查结果

鼻内镜检查中可见鼻甲肥大22例,钩突肥大、息肉样变化29例,鼻中隔偏曲17例,鼻息肉9例。影像学表现为,鼻腔、鼻窦黏膜较光滑,存在干酪样分泌物、息肉样组织生长、鼻息肉或黏膜水肿,窦腔积脓,存在感染灶,上颌窦自然口狭窄。

2.3  MSCT及鼻内镜诊断结果

MSCT与鼻内镜联合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于MSCT、鼻内镜单独检查(P<0.05)。

1 MSCT及鼻内镜诊断结果n%

检查方法

符合

不符合

符合率

MSCT

31

9

77.50

鼻内镜

29

11

72.50

MSCT+鼻内镜

39

1

97.50

χ2

9.697

P

0.008

讨论

真菌可长期生长在鼻腔、鼻窦,但无特异症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存在全身代谢性疾病或抗生素应用不当时可继发真菌感染。随着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鼻窦真菌感染发生率不断升高,误诊率不断升高,因此如何提高诊断效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MSCT检查对钙化及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其在真菌性上颌窦炎中的应用价值受到关注[3]。鼻内镜检查可使手术从盲目经验操作系统转变为注重保护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的手术,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关于MSCT与鼻内镜联合检测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报道减少。本文中40例患者接受MSCT检查显示,患者的窦腔密度不均,病灶周围存在紧贴窦腔内壁的低密度影,病变多为单侧受累,提示MSCT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较高。股质吸收为黏蛋白急剧与局部炎性环境引起,与真菌侵入无关,本文中发生骨质增生22例,可累及内、外侧壁,其窦壁呈现均匀性增厚,窦腔轻度缩小;少数窦壁发生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吸收、缺损,可累及内、外侧壁。MSCT在评估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较高,其容积采集与各向同性扫描,使MPR重组图像可替代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且高质量MPR图像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4]

鼻内镜检查时配有充足冷光源,经过镜像放大而深入鼻腔清晰观察从前至后的解剖结构。本文中鼻内镜检查可观测到鼻腔、鼻窦黏膜光滑,鼻息肉或黏膜水肿,窦腔积脓,存在感染灶,上颌窦口狭窄。本文结果显示,MSCT与内镜联合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符合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提示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价值。MSCT检查通过后处理技术可多方位的观察病灶解剖结构,清晰的观测到深部、细小的病变结构,明确的反映与鼻窦炎性病变发生的相关性;鼻内镜下通过不同角色观察上颌窦窦内病变,且其可用于窦内真菌图的清除,纠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清除窦内病变。

综上所述,MSCT与鼻内镜联合检查可提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病变及周围解剖结构。

参考文献

[1]刘红生,杨军乐,邬小平,等.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与MRI诊断分析[J].中国CT与MRI杂志,2016,14(9):9-11.

[2]张文利,安东冶,牛洪涛,等.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多层CT对鼻窦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12):1821-1823.

[3]李茂美,李国栋,杨峰,等.MSCT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2):225-226.

[4]权家文,范俊飞,陈丽民,等.真菌性上颌窦炎的MS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16(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