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

                ,李宝娟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比较良性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微创旋切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确诊良性乳腺病变患者20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患者均于2022年1月~2023年5月行手术治疗,术前随机分组后参照组(10例)行常规手术,观察组(10例)行微创旋切手术。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手术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相较参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瘢痕长度及术后乳房变形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微创旋切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手术创伤程度,维护患者乳房美观,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良性乳腺病变;微创旋切;临床效果

良性乳腺病变是女性常见乳腺疾病类型,相较乳腺癌,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虽无威胁性,但乳腺组织球形、结节性增殖病变发生后,引发相关临床症状,损害患者健康,且存在一定癌变转化风险,故对于乳腺良性病灶体积较大者应积极开展手术治疗,根治疾病。而在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中发现,手术治疗的实施虽可积极治愈患者病变,但不同患者对手术后乳房美观度需求不同,且传统手术方案所致创伤较大,可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案[1]。因此,为比较良性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微创旋切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特开展临床研究,详情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纳入确诊良性乳腺病变患者20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患者均于2022年1月~2023年5月行手术治疗,术前随机分组为参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

参照组,年龄(45.34±5.26)岁,病理确诊乳腺纤维瘤/乳管乳头状瘤/其他,7/2/1例;观察组,年龄(45.28±5.21)岁,病理确诊乳腺纤维瘤/乳管乳头状瘤/其他,6/3/1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性统计结果为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良性乳腺病变确诊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确认接受治疗,同意接受研究用手术方案。排除标准:恶性乳腺病变确诊者;明确手术禁忌症或明确保守治疗者。

2手术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手术:以仰卧位接受手术,对患侧乳房行局部浸润麻醉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病灶后,于乳房侧面做切口至暴露乳腺组织,待病灶显露后,以病灶为中心切除病灶及周边组织,切除后行电凝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行微创旋切手术:以仰卧位接受手术,对患侧乳房病灶行病灶深面、穿刺针道局部麻醉,麻醉后经超声检查定位病灶位置,分析病灶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后,于乳房下皱襞穿刺进针,穿刺后于超声引导下确认切割槽、病灶位置关系,逐步完成病灶真空抽吸、旋切处理,直至病灶超声影响完全消失。术后对针道、病灶位置行局部压迫处理15min,其后加压包扎患侧乳房,控制出血。

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手术预后情况差异。

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SPSS25.0统计学软件统计组间差异,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相较参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24.72±4.98min)、手术失血量(27.65±4.52ml)、手术瘢痕长度(4.25±1.05mm)及术后乳房变形率(0.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手术情况、手术预后情况比较

指标

参照组/10

研究组/10

/t

P

手术时间(min)

31.28±7.35

24.72±4.98

2.3366

0.0312

手术失血量(ml)

56.35±4.58

27.65±4.52

14.1041

0.0000

手术瘢痕长度(mm)

14.31±3.07

4.25±1.05

9.8048

0.0000

术后乳房变形率(%)

50.00(5/10)

0

--

0.0325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70.00(7/10)

10.00(1/10)

--

0.0198

注:“--”表示,N<40或Tmin<1,行fisher精确检验。

讨论

临床中对病灶体积较大、存在恶性转化风险的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多建议接受手术治疗,以根治疾病,但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对患者手术后恢复质量、乳房美观度存在影响,应合理选择术式。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参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瘢痕长度及术后乳房变形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

在传统切除术治疗中,需要在确认患者乳腺病灶位置后经较大手术切口后,为病灶切除治疗的实施提供术野、手术空间,但在此类手术实施中,受操作空间限制,病灶切除时对周边乳腺、乳房组织损伤较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乳房变形情况,且手术瘢痕较大,患者乳房美观度较差[2]。微创旋切术是近年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乳腺外科手术方案,具有微创优势特征,可在针道穿刺后为患者乳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行微创通道,且在该项手术治疗中超声引导、真空抽吸技术的辅助,可精准定位患者乳腺病灶,在精确切除病灶同时减少周边组织损伤进展,最大限度保留患者乳腺组织及乳房外观完整性,优化术后乳房美观度维持效果,且手术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表现轻微,可积极配合术后治疗,促进康复

[3]

综上所述,良性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微创旋切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手术创伤程度,维护患者乳房美观,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 左洁琼,苏静,郑世鹏,等. 3种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术中应用的差异[J].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5):819-822.

[2] 林少标,李国权,邓海泽.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1-4.

[3] 张勤,常万利,王遵义.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筛查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8):62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