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治疗痰热型眩晕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治疗痰热型眩晕临床观察

崔占东

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医院 , 黑龙江 佳木斯 156100

【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在痰热型眩晕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提升眩晕辨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医院中医科诊治的126例痰热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黄连温胆汤为主方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眩晕障碍(DHI)评分明显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痰热型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障碍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痰热型眩晕;黄连温胆汤;上下配穴针刺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 A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病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综合征、神经衰弱、耳源性眩晕、颈椎病、低血压等,主要表现为头昏脑胀、头晕不适感等,重者会发生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临床针对眩晕症状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中医认为,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其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摇晃浮沉,闭目静卧即止;重者如坐车船视物旋转,不能站立甚者欲扑倒地[1]。眩晕辨治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痰热上扰、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证型,通过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痰热型眩晕是具有代表性的眩晕证型,通过黄连温胆汤加减汤剂口服,配合上下配穴针刺法可使疗效进一步提升。因此,本研究选取126例痰热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黄连温胆汤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痰热型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中医科诊治的126例痰热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2]关于眩晕病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判断标准为:证见头晕目眩、头胀昏蒙如布包裹,可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口干不欲饮,口苦、口臭可伴心烦,纳差,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2)能正常沟通,且依从性良好;(3)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类疾病;(2)合并免疫缺陷类疾病;(3)合并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5)对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6)中途放弃用药或需要暂停用药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9.94±2.67)岁,原发病类型:高血压26,肥胖21;低血压16;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9.98±2.71)岁,原发病类型:高血压23,肥胖25;低血压1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为主方加减治疗,黄连温胆汤组成:茯苓15g、法半夏12g、陈皮10g、竹茹12g、枳实10g、生姜5片、炙甘草5g、黄连9g、大枣3枚。临证依据患者兼证适当加减,如胸闷、心悸加郁金15g、瓜蒌12g,伴有脾虚湿盛者加用薏苡仁30g、山药15g,伴有气血亏虚者加当归12g、黄芪15g。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400mL,分早晚饭后温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上下配穴针刺法”进行治疗,上部选穴:四神聪、百会、风池、内关,下部取穴:内庭、太冲、阴陵泉、丰隆。操作方法:用毫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吉械注准20172270314)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留针时长20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检测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眩晕障碍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临床有效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更为严重为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偶有轻微眩晕症状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生活恢复正常为显效。(2)眩晕障碍评分:采用DHI量表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1000分,0~30分表示轻度障碍,31~60分为中度障碍,61~100分为重度障碍。(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如呕吐、恶心、发热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表示与检验方法分别为百分数(%)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与检验方法为均数标准差x±s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88.9%)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4%)明显升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3

1(1.6%)

48(76.2%)

14(22.2%)

62(98.4%)

对照组

63

7(11.1%)

51(81.0%)

5(7.9%)

56(88.9%)

χ2

7.689

P

0.000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DHI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DHI评分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DHI评分

观察组

63

62.19±3.68*

25.82±1.54*

对照组

63

62.37±3.82

37.35±2.16

t

1.284

13.067

P

0.397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1例发热、2例恶心、1例呕吐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发热、1例恶心和1例呕吐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6.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关于眩晕病的最早论述,并认为眩晕与肝风密切相关。《灵枢·口问》言:“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提示本病以“上虚”为主。东汉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写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其辨治眩晕的方药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亦是支持笔者研究痰热型眩晕的理论基础。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3]其倡导痰火致眩学说,这说明痰热型是眩晕病的临床常见证型。

黄连温胆汤首载于《六因条辨》,是清代医家陆廷珍在温胆汤基础上加黄连而成。在方药具体分析上: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有学者[4]认为其苦寒制甜,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要药。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两药一寒一温,清热化痰之力尤著,共为君药。臣药竹茹甘微寒,辅助君药以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湿热内蕴,久必壅遏气机,故以陈皮、枳实理气行滞,消痰除痞。佐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补虚,以绝生痰之源。生姜与大枣,调和脾胃,前者辛温,温中焦散胆寒,又可制半夏之毒、防黄连苦寒碍胃。甘草调和上述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理气化痰,利胆和胃之功。另有研究[5]表明:黄连温胆汤中的有效成分能有效改善痰热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健脾安心、燥湿化痰、泻火止吐等功效。

上下配穴针刺法[6],是按人体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取穴配伍的针刺方法,即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笔者认为,这种取穴方法能够充分体现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及辨证选穴的的三大基本选穴原则。针刺处方中,上部选穴:四神聪、百会、风池、内关,下部取穴:内庭、太冲、阴陵泉、丰隆。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四神聪与百会两穴对头面诸疾、神志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风池,属足少阳胆经,有疏风清热之功,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平肝熄风降逆,两穴亦属“表里经配穴法”。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又为“同名经配穴法”,是基于“同气相通”的理论。内庭、丰隆两穴属足阳明胃经,前庭是该经的荥穴,具有清热之功,丰隆是该经的络穴,为治痰要穴。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合穴,健脾祛湿之功尤著。诸穴配伍,具有清胆和胃、熄风化痰、理气健脾之功,切合痰热型眩晕之病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上下配穴针刺法”治疗后,痰热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9

[3]朱丹溪.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5.

[4]仝小林.重剂起沉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3.

[5]张吉兰,蔡舒慧.黄连温胆汤治疗眩晕症疗效评价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05):69-72.

[6]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