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庄敏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其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加快康复速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专职护理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较长的病程,而且疾病呈现进行性发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损害。该病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痛苦进一步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就包括呼吸衰竭,使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为此,要想提升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应加强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患者疾病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现对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方面的效果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6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平均年龄范围为(70.52±5.87)岁,平均病程(6.50±1.54)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27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平均年龄范围为(69.29±5.48)岁,平均病程(7.07±1.45)年。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完善的病历资料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并教会其一些呼吸功能训练方法。(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交谈对其心态进行了解,并对其情绪变化有所掌握,通过语言不断的鼓励和安慰患者,使患者将不良心理状态宣泄出来,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3)对症护理。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有效的咳痰和咳嗽方法,并调整患者的饮食,及时为患者进行吸痰处理。(4)用药方面。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情绪和机体反应,尤其是在使用呼吸兴奋剂药物之后;针对使用血管扩张剂类药物的患者,应对其相关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观察组: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1)组建危重专职护理团队。团队成员均具有良好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年度考核成绩。(2)护理培训。在入组前团队成员均进行相关技能和知识培训,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和发病机制,并掌握护患沟通切入点和技巧,团队所有成员均通过考核。(3)护理实施。护理人员在查房过程中对患者的口唇颜色以及皮肤温度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做好将记录工作,并对患者的肺啰音和呼吸音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患者的水肿情况以及四肢活动受限情况,及时向医师反馈出现异常变化情况的患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4)早期活动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早期的被动和主动训练,每天进行两次,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并定时为患者叩背,时间控制在15分钟,每分钟叩背200次。协助患者完成抬臀运动训练,每次训练抬臀50次,每天进行两次训练。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训练,包括上肢抓物上举和下肢踩简易脚踏车等训练,随着患者身体的逐渐恢复开展借助外力站立和适当坐立等训练,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5)生理干预。针对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对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将床头适当的抬高,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有利于排出痰液,每间隔两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针对未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方法,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指导患者每天进行4次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半小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SaO2、PaO2、pH、PaCO2血气指标。(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气促、喘息、哮鸣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并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O2、PaO2、pH、PaCO2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pH、PaCO2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指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

SaO2(%)

干预前

81.25±4.20

80.89±4.45

0.520

0.605

干预后

92.78±5.31

85.10±5.22

6.642

<0.001

PaO2(mmHg)

干预前

55.40±4.56

55.18±4.45

0.220

0.852

干预后

82.56±5.21

72.23±4.11

9.779

<0.001

pH

干预前

7.03±0.20

7.04±0.25

0.538

0.256

干预后

7.64±0.29

7.30±0.78

2.752

0.025

PaCO2(mmHg)

干预前

83.52±5.20

83.20±4.31

0.298

0.737

干预后

56.82±4.23

66.55±5.45

8.478

<0.001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气促、喘息、哮鸣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咳嗽

气促

喘息

哮鸣音

观察组

50

5.13±1.40

2.20±0.32

2.09±0.10

2.67±0.40

对照组

50

7.83±1.20

3.95±0.43

3.25±0.19

5.30±1.14

t

-

7.440

26.556

39.643

13.210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临床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为常见,该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呼吸困难等,针对存在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的患者,临床主要采取抗生素类药物,而针对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一般给予患者氧疗和支气管扩张剂类药物。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给予患者糖皮质对症治疗,并叮嘱患者将烟戒掉,并预防体内进入有害气体和防尘颗粒,而且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类的药物。如果患者合并呼吸衰竭需长时间的接受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等,严重损害患者的肺部功能,加重其缺氧症状,损伤患者机体多个脏器,对其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主要是对患者的疾病发展进行控制,使其缺氧状态得到纠正[2]。在有关研究中提到,将专业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3]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进一步证实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因为该护理模式强调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的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之后,有助于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提升,使患者的免疫能力得以增强,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尽快消失,相应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4]。通过组建护理团队,且团队成员均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从而有效判断患者的拔管时间,对患者实施细致周到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使患者顺利完成机械通气治疗[5]

总而言之,将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不但能够使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林欢,吉婷.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9):169-172.

[2]苏斌斌.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18):2016-2017.

[3]王喜乐.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720-2723.

[4]罗薇娜,李艳文.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名医,2021(12):135-136.

[5]范兰兰,梁梅芳.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207-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