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吴贵龙 ,孙雪平

泸西县中医医院  , 云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52400

【摘要】目的:探究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7例,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与对照组(37例,桂枝茯苓汤治疗),比较2组子宫肌瘤体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行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能有效减少子宫肌瘤体积,其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推广。

【关键词】:桂枝茯苓汤;艾灸;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体积;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隶属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女性,且当前该疾病呈年轻化分布趋势。子宫肌瘤时,会出现月经量过大、白带增多、腰酸、腹部肿块、下腹部坠胀、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流产、不孕等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针对子宫肌瘤,临床多以手术、药物治疗为主,但手术具备一定创伤性,且易于复发,故多数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基于此,研究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为对象,分析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74例,收治时间(2021.4-2022.4),依据随机数字表形式1:1划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年龄30-48岁,平均(39.09±2.10)岁,病程5-72个月,平均病程(38.33±2.36)个月。观察组37例,年龄31-47岁,平均(39.12±2.08)岁,病程6-71个月,平均病程(38.30±2.32)个月。对比2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均知情,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方法

对照组:桂枝茯苓汤治疗。处方如下: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各15g,桃仁8g,甘草片6g,针对腹痛显著者,延胡索15g;经血色紫暗夹瘀血块者,夏枯草、莪术、三棱各20g;经血量多者,茜草炭、荆芥炭各15g;针对头晕、神倦乏力者,当归15g,大枣6g;针对失眠、心烦易怒者,柴胡、香附、郁金各15g。上述药物,加水600 m|300m|,11,分早晚饭后,温服,经期停服。

观察组:桂枝茯苓汤治疗法同上,联合艾灸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选取子宫、关元、隐白、三阴交、归来、下脘、八髎穴,以小艾绒为最佳,上述穴位3-5壮,11次。

3个月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子宫肌瘤体积、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计量、计数数据分别指代为(±s)、%,检验t、χ2;(P<0.05)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治疗前,2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组内对比子宫肌瘤体积较之治疗前更小;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UM体积比较(±s;cm3)

组别

UM体积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7)

12.66±2.47

5.16±1.55

15.645

<0.001

对照组(n=37)

12.31±2.42

8.25±1.28

9.021

<0.001

t

0.616

9.350

-

-

P

0.540

<0.001

-

-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36/37,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1例),对照组78.38%(29/37,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8例),组间对比=6.198,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13<0.05)。

3.讨论

子宫肌瘤病因病机复杂,多发于30-50岁女性,随着女性绝经,暂停生长,甚至会逐渐缩小、消失等情况。经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大,导致性激素水平紊乱,雌孕激素协同促进肌瘤生长,其机制为卵泡期雌激素上调子宫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体,孕激素在黄体期加快肌瘤的有丝分裂活动,对肌瘤生长造成一定刺激[2]。若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针对育龄期女性,易引发不孕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患者使用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子宫肌瘤隶属“痛经”、“癥瘕”范围,其病机为寒热湿邪入侵胞宫,导致胞脉失养瘀滞胞宫;或情志失调、忧思过度,引发肝脾不和,造成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痰湿凝滞,郁久成积

[3]。桂枝茯苓汤,可活血化瘀,散结消癥,组方中,桂枝温通经络;牡丹皮,凉血活血;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湿。上述药材联合在一起,促使攻坚不伤正,消瘀而不耗阴。艾灸,可对穴位产生直接刺激,调节机体内五脏六腑功能,从而完全发挥艾灸、穴位的双重作用,此法通过燃烧艾条,温经通络,艾灸下脘穴,可疏导水湿,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八髎穴,可温润助阳、通经散寒,促使女性盆腔血液循环得以改善,避免肌瘤生长速度过快。二者联合,其治疗有效率远远高于单一使用桂枝茯苓汤,减少子宫肌瘤体积,确保患者病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本次研究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艾灸治疗,促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喜云. 桂枝茯苓汤加减、维生素E结合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9):63-65.

[2] 王超. 中药四君子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探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3):211-213.

[3] 李桂春,王立新,张广丽,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活性成及分子机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12):2286-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