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窦炎诊疗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窦炎诊疗中的研究

张萍,肖军

昌吉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评分,寻求鼻窦 CT评分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关联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嗜酸粒细胞计数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比两组的Lund-Mackay评分,分析CT评分结果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CT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T评分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呈正相关( P<0.05)。结论 鼻窦CT应用在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鼻窦CT评分高低与ECRS病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关键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鼻窦炎; 鼻窦CT评分

慢性鼻窦炎(CRS)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之一。早在2001年有学者提出,根据是否有嗜酸粒细胞浸润对CRS进行分类,即分为嗜酸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非嗜酸粒细胞性鼻窦(NECRS)。鼻窦CT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常规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鼻腔鼻窦解剖变异及病变范围。我们根据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判断病变程度,为术前初步辨认ECRS和NECRS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特征、鼻窦CT评分,寻求鼻窦CT评分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关联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鼻窦炎伴患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嗜酸粒细胞计数分为对照组20 例、观察组20例,依据慢性窦炎2012年(昆明)标准均明确诊断为CRS1。所有患者术前采集相关病史。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否高于正常值上限5%分为nECRS 组和ECRS组2。其中ECRS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44.54 ±11.1) 岁; NECRS组中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 48.92 ± 14.51)岁。纳入标准:①病程超过半年;②主要症状:鼻塞,性或脓性鼻涕。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③检查:(1)鼻内镜检查:伴或不伴性或脓性分泌物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可见鼻腔息肉形成。(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可见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或)鼻窦黏膜存在炎性病变。术前行鼻窦CT三维重建、空腹抽血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住院期间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排除标准: ①既往鼻部手术史; ②寄生虫感染病史; ③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纤毛不动综合征。

1.2 研究方法

40例患者均行鼻窦CT三维重建检查,并依据LundMackay评分系统对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 6个部位进行评分(0=鼻窦内无软组织影;1=鼻窦内可见部分软组织影; 2=鼻窦内充满软组织影),总分0~24 分3; 同时增加3项数据: 筛窦总分(0~8) : 双侧筛窦评分之和,上颌窦总分( 0~4) : 双侧上颌窦评分之和,筛窦上颌窦总和差(EM差),筛窦总分和上颌窦总分之差。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日夜间 22 时开始禁食禁水,次日早晨 7-8 时由护士经上臂肘正中静脉采集外周血约5ml,将标本送至检验科,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外周血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差异。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按检验水准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鼻窦 CT 评分

对40例研究对象冠状位CT图像中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和嗅裂进行评分,计算双侧鼻腔前、后组筛窦总分与双侧上颌窦总分的比值获得E/M比,40例患者中23例患者筛窦炎症重于上颌窦,17例患者上颌窦炎症重于筛窦或与筛窦炎症程度相当。观察组嗅裂评分、筛窦评分及E/M 比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上颌窦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

两组间CT评分、E/M比差异的比较    均数±标准差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嗅裂总评分(分)        1.32±0.61     0.62±1.15       1.639       0.000

筛窦总评分(分)        4.2±1.30      2.24±1.38       3.331       0.000

上颌窦总评分(分)      1.11±0.24     1.5±0.09        -2.894      0.000

E/M比            3.1±0.24      0.78±0.38       9.609       0.000

 

2.2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比例与CT评分的相关性

外周血EOS比例与CT评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Spearman相关性           E/M比      嗅裂总评分     筛窦总评分     上颌窦总评分

 

r         0.101         0.006          0.042           -0.08

P0.001         0.212           0.160            0.023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慢性鼻窦炎患者常有鼻塞、流涕,伴或不伴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其病程超12周[3]。随着研究深入,不同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规范治疗后不同的预后被研究者们发现,学者们根据鼻息肉(NP)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EOS) 数目、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所占炎性细胞比例的高低将 CRSwNP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nECRSwNP)两种表型[4]。其客观检查如下特点:术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或数目升高,鼻息肉和鼻窦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5]。鼻窦CT评分也较 nonECRSwNP 患者更高,表现为前、后组筛窦评分高于nonECRSwNP 患者,CT显示鼻窦骨质增生、嗅裂炎症多见,此外既往手术史、合并哮喘史和(或)阿司匹林不耐受、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多于ECRSwNP [6]。廖波[7]等人认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是导致慢性鼻窦炎病情难以控制的危险因素之一,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是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因黏膜内有高水平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者术后易复发。

慢性鼻窦炎伴严重嗜酸细胞浸润的病例,预后较嗜酸细胞浸润少的鼻窦炎患者差,且容易复发。因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及药物结合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在研究不同类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内镜评分、鼻窦 CT、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随访术后病人并分析复发率过程中,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比例升高,以及鼻腔鼻窦、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的现象逐渐被鼻科专家们所关注。有部分学者提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作为诊断嗜酸性鼻窦炎的标准,部分学者认为组织学检查为诊断鼻窦炎的金标准,且不同研究者对鼻窦炎的嗜酸性表型进行区分时所选取的组织学诊断分界值也从10~120 个/HPF不等[8],相似人群在不同标准下进行分组所得的各项分析易出现误差。随着对鼻窦炎鼻息肉表型认识的不断深入,鼻窦CT以无创、客观的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与鼻窦CT Lund-Makay 评分的相关性被不少学者发现。

综上所述,鼻窦CTLund-Mackay评分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可作为诊断ECRS的指标。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高低与ECRS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作为初步判断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指标。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2013,48(2):92-94

[2]王明婕,周兵,李云川,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分类中的作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8):650-653.

[3] Chen F,Luo X,Xu R,et al. Evaluation of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values of sinus computed tomography[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4,113( 6) : 609 - 613.

[3]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 年,昆明)[J].中国刊,2013,48(11):103105.

[4]Kato,Immunopathology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J].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of

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Allergology,2015,64(2):121-130.

[5]Honma A,Takagi D,Nakamaru Y,et al.Reduction of blood eosinophil counts i- n 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fter surgery[J].The Journal of laryngol- ogy and otology,2016,130(12):1147-1152.

[6]Tokunaga T,Sakashita M,Haruna T,et al.Novel scoring system and algorithm for classifyingchronicrhinosinusitis: the JESREC Study[J].Allergy,2015,70 (8):995-1003.

[7]廖波,曾明,刘金鑫,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对慢性鼻-鼻窦炎综合治疗预后评估

的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01):5-8+13.

[8]Nakayama T,Yoshikawa M,Asaka D,et al.Mucosal eosinophilia and recurrence of nasalpolyps-newclassificationofchronicrhinosinusitis[J].Rhinology,2011,49(4):39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