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胡锋,

夷陵区乐天溪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所,湖北,宜昌,443133

摘要: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明确了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方向,有效推动乡村经济稳定化发展。乡村规划建设期间,需要结合村庄的基本情况,从乡村文化、空间布局、产业等方面考虑,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本文围绕乡村规划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创新发展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加快乡村发展脚步。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引言: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发展,儿童和老年人留在村庄,严重阻碍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将其作为乡村规划建设的目的,创新乡村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效果。

一、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党的十九报告,主要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守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原则,重点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化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长久以来,乡村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包含生态、生产、文化、生活等功能,是农村人民主要生活生产的区域,但随着城乡差距日渐显著,乡村矛盾逐渐突出,旧有的乡村发展模式不仅无法满足乡村区域人民的生活需求,还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而提出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各级人民共同富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措施。

二、乡村规划建设现状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加快了乡村规划建设脚步,多层面整合乡村资源,科学规划乡村各个区域的功能,有效优化农村的整体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但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角度出发,乡村规划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能达到预期规划效果。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缺少创新意识,一味地照搬城市规划建设方案,不考虑乡村区域的实际情况,并且政府大包大揽现象较为严重,不仅严重浪费乡村资源,还出现“千村一面”的局面。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不够深入,导致规划建设期间问题考虑不全面前瞻性不足。如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不科学,各项基础设施安排不合理,环境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周边环境逐渐被破坏。此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难度大,部分农民不配合规划工作,且管理者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保障资金落实难度高,促使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规划建设原则

乡村是国土空间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为了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相关部门应从空间布局角度出发,根据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合理划分乡村区域各个功能,精准区分农业区域和生活生产区域。对此需要遵循统筹规划原则,深层次分析农村各项数据,衡量农村创新发展的需求,探寻最佳发展路径。另外,由于我国农村分布较为广泛,资源整合难度高,且文化差异显著,乡村建设类型多种多样。故此为了推动乡村规划建设有序开展,应坚持实事求原则,综合调查和研究乡村资源、经济、人文等,明确乡村振兴方向,促进乡村创新化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创新发展策略

(一)走出生产线式规划路线

乡村规划建设期间,若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更新建设模式,不再受到生产线式规划路线的制约,降低外部和内部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传统规划模式下,规划工作多在办公室区域内完成,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资料内容和综合要求展开工作,不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导致规划建设方案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不仅难以满足整体要求,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鉴于此,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据,摒弃传统规划模式,多角度创新规划方案,融入乡村特色元素。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更多时间用于驻扎乡村,切实放下心态体验融入当地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整合乡村资源,并与当地居民展开深入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

(二)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规划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时,需要确定具体建设目标,重点考虑农民实际需求,再合理优化规划方案,从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实际工作中,应了解农村生活生产的特点,以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严格落实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建设方案和发展方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另外,各个地区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差异化明显,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调整规划建设模式,突出地域特色,避免直接照搬,以实现现代发展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三)强化乡村文化建设质量

进入信息化时代,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信息技术融入各个领域,对乡村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导致乡村建设效果与城市相似度较高,传统农村元素逐渐丢失,未能体现乡村基本特征,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盲目追求城市文化的现象,一味地迎合和引入城市文化,由于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差距,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特色等,极易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对乡村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影响巨大。鉴于这一特点,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深度分析

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模式,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提高乡村文化建设质量,充分体现出乡村风土民俗。相关人员应加大对风土民俗和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将乡村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以村俗、村貌、村风建设为核心,针对性完善乡村规划方案[2]

(四)注重产业振兴,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振兴属于关键任务,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良性发展,提高乡村规划建设质量。为了推动乡村规划建设创新发展,改变乡村经济发展现状,需要将产业发展作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只有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高效化发展,才能让更多青年劳动力留在农村,扩大农民的经济来源,使得经济收入呈现多元化特点,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产业振兴阶段,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市场发展需求和现有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并通过资源整合,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源。同时,多数农村产业具有造血功能,对此相关部门应利用相关政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合理创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产业链和创新链,并积极引入新的农社对接、农超对接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创新化发展。

另外,产业振兴期间,应避免出现盲目性发展的情况,做到多面性展开乡村振兴,走出盲目跟风的误区,有机融合工商业、林业、文化产品、畜牧业、农业等,将振兴产业因子融入乡村规划建设,打造特色乡村产业链,以此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总结:总而言之,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度,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各级政府严重落实相关政策,结合乡村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乡村建设规划方案。实际工作中,以乡村振兴为核心,通过注重产业振兴,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强化乡村文化建设质量、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规划方案、走出生产线式规划路线等措施,实现乡村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文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讨[J].山西农经,2023(3):72-74.

[2]万旭东.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创新发展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1):0039-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