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至2022年接诊的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盲选法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LVEF、BNP水平、6MWT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生命体征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的同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达到优异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内科临床疾病,主要致病因为心肌梗死等原发病而引发的心肌劳损,虽然大多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但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恶化,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当前临床医学中对慢性心衰的治疗用药以抗血小板药物、强心剂等药物为主,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接诊的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盲选法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24例;年龄46~73岁,平均(61.35±5.21)岁;病程1~4年,平均(2.16±0.1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23例;年龄45~74岁,平均(60.81±5.03)岁;病程1~3年,平均(2.02±0.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抗血栓药物等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抗血小板与他汀类药物等对冠心病进行二级预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 ]。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国药准字J20190001,规格:100mg/片。首次用药剂量为每次25mg,每日两次;后续根据患者血压稳定情况将单次药量逐渐增加至400mg以内,并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31021370,规格:5mg/片,每次用药5~10mg,每日2~3次[ ]。持续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疗效。

1.3评价标准

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及6MWT进行比较。LVEF采取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进行检测,<40%为心力衰竭;BNP>100pg/ml为心力衰竭。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7.0软件对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对样本t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BN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前(P<0.05);实验组6MWT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6MWT相较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F、BNP水平、6MWT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

组别

例数

LVEF(%)

t

p

BNP(pg/ml)

t

p

6MWT(m)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50

37.38±1.72

49.52±2.27

30.1411

0.0000

112.32±10.52

85.32±5.12

16.3182

0.0000

316.54±80.54

382.63±90.55

3.8563

0.0002

对照组

50

37.23±1.69

42.53±2.31

13.0936

0.0000

112.49±10.28

94.43±5.57

10.9223

0.0000

317.06±80.49

337.21±90.36

1.1774

0.2419

t


0.4399

15.2614



0.0817

8.5144



0.0323

2.5106



P


0.6610

0.0000



0.9350

0.0000



0.9743

0.0137



3 结论

大多慢性心衰患者都伴有心脏病,而这类既往病史也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方式,大多采取保守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强化患者心肌重构,尽可能降低住院率和致死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脑啡肽酶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还会对血管紧张素与内皮血管起到的作用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激活患者心血管系统,优化患者心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BN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前(P<0.05);实验组6MWT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6MWT相较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F、BNP水平、6MWT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代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于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取得可观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患者运动耐量并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可为,马文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2,43(10):1205-1210.

[2]侯磊,孙纯刚,孙雷雷.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4):9-11+15.

[3]刘仁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3):154-156.

[4]许伟华,黄晓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3):2275-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