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江华之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江华之路探析

张淑华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江华县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全局的高度,以生态文明建设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起“生态是资源,生态是生产力”的理念一以贯之地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了适合江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江华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江华探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提倡和实行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形态,才能够逐步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违背自然规律的乱开发,造成与生态文明相冲突,自然是得不偿失的。

2、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完善。能够对环境保护有监督管理权力的部门虽然很多,但是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清。导致在遇到涉及到利益的问题时,往往相互推诿扯皮,逃避自身责任。此外,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联系沟通,沟通体制不畅,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

2、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或者暴露,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相对滞后或者欠缺,造成很多一些破坏生态的现象但却无法可依,部分环境污染的企业仍旧钻空子逃避法律的惩罚。

3、生态文明意识不足。在经济发展面前,很多人怀着金钱利益至上的目的,为了发展和挣钱,不惜破坏环境和生态。其次,很多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和GDP排名,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思想,引进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最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全民素质参差不齐,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淡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面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江华之路

江华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江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湘江东源作为义不容辞地的神圣职责,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绝不唯GDP论,一以贯之地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江华成功创建为国家首批、湖南省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先后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家级生态品牌,为提高知名度,推进江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顶层设计引领生态文明。江华县委、县政府认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江华最有价值、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以生态文明建设总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起“生态是资源,生态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全县上下凝聚共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把绿色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并提出了5年内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县里聘请了专业技术团队编制《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1-2020年)》,牵头各乡镇编制《乡镇生态环境规划》,指导乡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领生态文明建设团队到生态建设起步早、成效好的长沙县、石门县等地交流学习。

2、建立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乡镇部门协作、全县人民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将37个职能部门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配11名专职人员充实到创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督查、调度、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出台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工作意见》《江华瑶族自治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生态资源保护和村庄及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江华高质量发展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制。根据职责分工,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各项建设指标细分到每个单位,严格做到调度细,安排实,推动快;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分解的年度任务负责,切实做到“认识上提升层次,责任上提升境界,工作上提升水平,推进上提升质量”,从而有效保障总体目标的完成。四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部门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每年重奖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功之臣,当然对完不成工作任务或工作滞后的单位县里予以黄牌警告,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评先评优。五是为生态保护立法。出台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对全县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环境实行严格的保护,用法律的红线来守住全县生态环境的底线。

3、产业升级支撑生态文明。江华始终坚持不以GDP论英雄,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发展,积极探索“规模工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一是规模工业进园区。江华始终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关,着力壮大绿色生态、高新技术产业,凡是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项目一个不上,凡是“三高”企业一个不要。二是小微企业进乡村。江华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出台了减免税费、给予厂房建设补贴、用工补助、培训、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进乡村,进移民安置点开设工厂。三是农业产业建基地。深入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要求,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安全、附加值高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四是旅游产业谋全域。充分发掘瑶族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全域旅游县。全面实施“十个一”项目推进旅游升温

4、全员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积极引导全县人民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城乡整洁共建美丽家园。在县城,坚持全天候保洁,重点做好卫生死角、城中村、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园广场、公共厕所、车站等公共场所及周边的环境卫生;配套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新能源公交车、共享电单车、太阳能果皮箱投入使用。在农村,实施村庄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垃圾、污水、厕所、村容”四大革命,卫生厕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8.55%;财政投入1800万元,配齐农村保洁员、垃圾池、垃圾转运车,构建“户收集、村分类、乡运转、县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人居环境整治的“江华模式”》在农业农村部内刊上刊发,向全国推介。二是全域禁伐共建绿色家园。从2011年开始江华在全县范围内划定禁垦区、禁伐区,划定生态红线。确定涔天河流域内约2200平方公里为生态功能保护区,封山育林,全面禁伐;在全国率先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及补偿机制,参照国家和省级补偿标准,县财政予以补偿;将林区的劳动力转为护林员,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78%。三是污染防治共建生态家园。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力开展控污治污工作。严控大气污染,开展大气“散乱污”企业、建筑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治理工作;强化水体治理和保护,全面实行“河长制”,积极推进“湘江治理行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管住危废,实施垃圾分类,同时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保持大气、水、土壤持续优良。四是文明创建共建文明家园。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班级、道德模范、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工厂等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大造声势,扩大精神文明创建的参与面,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变成了“我要文明”。近几年来,全县60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16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并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江华人民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任芳.扬优势补短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街为例[J].求知,2023(2)49-50

[2]冷湘梓,董上上,叶懿安等,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路径初探[J].环境生态学,2023,5(1)113-118

[3]向文梅,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柴达木开发研究,2022(3)43-46

[4]秦书生,王曦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的历史演进[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00-1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张淑华(1983—),女,中共永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府公共管理、乡村振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