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新媒体助力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与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3

借助新媒体助力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与服务

吴佳丽

上海韬奋纪念馆 200025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人们的交流形式出现很大的变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

一、新媒体的特点

不断发展和改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是新媒体出现的前提,并且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主要的区别。在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信息交流时,新媒体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交互性和平等性

新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够完成不同类型的信息传递,可以是一个向单个或者多个主体传递信息,也可以是多个向一个或者多个主体传递信息。在新媒体条件下,任何人都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也可以进行信息的接收,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以更加平等的地位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每个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2)及时性和便捷性

在新媒体条件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能够十分便捷的进行信息传递和分享,全球任何地方的信息都能够利用网络传输工具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从而更加方便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3)虚拟性和放性虚拟性

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递具有虚拟性特征,由于新媒体主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主要是转变为各种数字信号,从而具有虚拟性特征。同时,因为新媒体能够将信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递,很难针对信息进行控制和阻止,因此信息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4)多元性和灵活性新

在新媒体条件下,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媒体形式也不断涌现,从而使得信息传递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借助于日益多样化的信息传递媒介形式,信息传递也更加灵活,并且能够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来更有效的接收信息。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展览信息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交流发展、由历时传播向即时传播演进,让人们对历史和艺术的认知更加立体化并更具开放性,因而成为现代博物馆展示的重要手段。

下面介绍三种现代博物馆展览中常用的新媒体应用模式。

1.新媒体与信息主导型陈列   

传统的以古代文物为核心的展览模式首先默认了这样一个前提:即古代艺术品本身的魅力足以吸引观众。但实际的情况是,许多博物馆所珍藏的大量古代遗物以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为主,在器物观赏性和精美程度方面并无优势,文物本身不仅难以成为展览支撑,不少遗存如果不予说明甚至不能直接用于展示。针对这一情况,有学者提出了“信息主导型陈列”的概念。这种与传统意义上以实物为核心和基础的陈列相对应的展览方式所关注的焦点是信息及信息的传递而非器物本身,展览需要利用大量的辅助材料进行,图片、数据及资料在各种各样的辅助设施的帮助下进人到展览当中而成为展览的主体。

在这种展览模式中,媒体技术的介入成为展览成功的关键:一方面,这些具有冲击力的媒体设施和生态造景所创造的视觉美感弥补了展品在观赏性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使枯燥的数据和资料转化为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加展览信息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例如,香港历史博物馆的“香港故事”基本陈列,由于其历史文物本身并不具备视觉观赏的优势,展览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设施结合场景复原来展现香港历史。根据笔者在参观现场的统计,整个“香港故事”展区共设置了十处多媒体视频,包括“香港的自然命脉”、“李郑屋汉墓”、“吾土吾情”、“从贸易到战争”、“香港的交通运费”、“湘江点滴”等,影片内容涉及香港自然地理、古代历史、近现代香港及香港民俗,几乎每个内容板块都有相应的媒体视频。这些多媒体视频,有的作为独立的影院播放,有的则穿插在场景中。例如“李郑屋汉墓”视频直接投影在复原的汉墓壁上,与场景融为一体。除专门的多媒体视频外,各种媒体设施也被巧妙地应用于生态造景中:“自然生态环境”展区中设置了一片18米的树林,里面放置了多种鸟类、爬行类及哺乳类动物标本,配以雀鸟的啼声和动物的吼叫声,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史前时期的香港”除展出香港地区出土的史前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等文物外,还特别搭建了一个长达42米的沙滩场景,利用多媒体的声光效果展现出生火煮食、搭盖房屋及打制石器等活动,让观众透过栩栩如生的场景去体验数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又可形象地说明部分陈列文物的实际用途。

不仅是香港博物馆,这种以多媒体和场景复原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主导型展览模式在近十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博物馆,我国大陆地区以史前遗址展示为主的半坡遗址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以地方历史文化展示为主的广东省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等,均采取了相似的展览模式。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使得那些观赏性不足而内涵丰富的古代遗物更立体、更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开启了博物馆文物展示和知识传递的新境界。

2.基于观众互动的体验项目   

如前文所说,观众的博物馆体验行为是一种极其丰富的享受过程,它包括了审美、教育、实践、娱乐等需求,纯粹的审美或知识获取已难以满足观众的博物馆体验需求,带有互动参与系统的多媒体平台已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其中经典案例是哥本哈根博物馆(Museum of Copenhagen)的“古迹互动墙”。“古迹互动墙”设立在哥本哈根城市广场的中央,由4个长103、宽2.4寸的大屏幕组成。哥本哈根城市博物馆将古迹、文物信息和古文献数字化之后输人到“古迹互动墙”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点击需要观看的内容,也可以添加评论,或将影像作为明信片寄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人们也可以通过USB接口直接下载“古迹互动墙”中的数据,或通过手机将自己的数据直接上传到“互动墙”的数据库中。由此,哥本哈根一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二这座特殊的街头博物馆全年开放,每的运营时间从早下7点到晚上11点,堪称世界土开放时间最长的博物馆。

以 “古迹互动墙”为代表的展览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参观方式:传统的博物馆展览利用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为观众提供信息服务,而多媒体互动平台却能够给参观者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让观众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创造者。

3.移动应用的发展

在不断创造大型博物馆媒体互动项目的同时,大量的博物馆从业者也希望开发出一些更具普及性和经济性的博物馆媒体应用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移动应用”( Mobile Apps)的发展。观众调查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手机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上网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于随时应用手机来获取信息,在博物馆展厅内频繁使用手机已成为博物馆观众的常态。博物馆“移动应用”的开发显然迎合了现代观众的行为习惯。在过去的几年,博物馆主要将移动应用服务应用于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博物馆阐释和教育的补充,拓宽观众获取博物馆信息渠道。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开发的手机应用系统可以使观众获得更丰富的藏品信息。通过这一系统,人们可以知道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保存下来的。而波士顿自然博物馆(The Museum of Science in Boston )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则可以使参观者扮演起“公民科学家”的角色,帮助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专家在更广阔的区域内研究萤火虫种群。另一个方面,智能手机也可以作为博物馆展厅内的导览终端。通过博物馆开发的导览软件和展览内的无线网络,智能手机除具有传统导览器的“解读”功能外,还能对博物馆的特殊设施进行说明,能够帮助观众寻找展览线路等。观众只需要通过微信发送所需信息的编号或名称即可了解藏品、展览、开放时间、交通地址等信息。信息内容以图片、文字、语音等各种形式呈现,等同于给每位参观者配备了一名“私人”讲解员。而利用微信作为导览终端也便于发布各种关于博物馆的最新咨询和展览信息,有利于博物馆的营销推广。

当然,“移动应用”的潜在功能还将继续开发:手机游戏也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在博物馆之外学习和体验的方式;多媒体的移动应用也可以成为推介博物馆临时展览、宣传博物馆新动向的有效策略。它们所具有的灵活性,使其更能掌握哪些新事物最能吸引观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煜. 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 中国包装,2023,43(02):86-88.

[2]柴吴昊,罗晶晶,李欣,覃诗洋. 博物馆地方性知识智慧化传承机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02):72-75.

[3]赵芮禾,韩姗姗. 博物馆历史文化创意视听化呈现的思考——从《广阳王府的小厨娘》短视频说起[J]. 博物院,2022,(06):26-34.

[4]倪雯洁,陈北辰. 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播新思路[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8(06):70-76.

[5]张晓英. 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研究[J]. 文化产业,2022,(33):100-102.

[6]王恩博.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博物馆新媒体营销探究——以大连旅顺博物馆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4):81-83.

[7]蔡淋.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思考[J]. 品位·经典,2022,(20):69-71.

[8]来思渊,张韵涵. 新媒体时代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发展[J]. 美术教育研究,2022,(20):62-64.

[9]林志业,林威.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互动保护探究——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2,(11):87-89.

[10]段志沙.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思考[J]. 文化产业,2022,(27):85-87.

[11]王梦婷.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文创品牌传播研究[J]. 今古文创,2022,(38):87-89.

[12]陈之奕. 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化IP开发与运营探究[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0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