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为源:用好情境教学的“料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2

生活为源:用好情境教学的“料子”

林美玉

惠州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    516000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质量差、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将生活情境教学与数学知识统一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本文分析了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定义,对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作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了当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优化

一、概念

生活情境教学是指依托于学生生活实践,通过创设模拟生活情境,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生活情境再现,增加教学过程趣味性。在生活的过程中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在生活中也与生活化相互融合。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以一种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

二、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场景、习题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一些习题以一些卡通人物对话来展示。比如说乘法教学中,以三个同学到市场上购买铅笔作为场景。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铅笔等文具是学生日常非常常见的事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回想在商店里购买文具的经历,每只铅笔都有自己的单价,三个同学购买,每人买一枝铅笔需要花费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所学的乘法知识,实现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紧密连接,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和语文有很大的区别,数学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来说可能会单调一些。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如果把实现小学生活情境和教学模式进行统一,那么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自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比如购买商品找零问题、图形识别问题等等。通过这种加深印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乐于学习。比如说在讲授长方体课程知识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物体,以纸板为依托,通过裁剪的方式来构建一个长方体盒子,通过这种手工操作,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加深学生在对长方体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在进和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乐趣。

(二)提高师生互动

在进行传统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更多的是开始按照课本上的教案进行讲课,通常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显得比较被动,没有将老师和学生放到平等交流的位置,教师和学生互动几乎没有,停留在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对知识需求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对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也不是太充分,造成了师生之间距离较远。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两者处于平等共处的关系,学生既把老师当成师长,也当成朋友。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来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知识运用

如何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是教学的目的。实现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可以改变教学实践与知识运用相互脱节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对数学知识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来源于生活之中,学生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价值。

比如说数学上直尺的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哪里可以用到直尺,学生要联想生活中的案例,比如说裁剪玻璃、纸板等工作必须要依靠直尺进行丈量。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景化教学,构建起生活与课堂相互沟通的桥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场景中遇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

(四)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单纯讲授数学知识,显然是难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应用生活化情境,能够实现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对于教师来说,应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述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在生活场景中模拟数学知识运用,从而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全方面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一)挖掘生活教材

实现生活化情境教学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方法。第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提高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第二,教师要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样本。

比如说在讲授图形识别知识时,教师要提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图形,并进行描述。在讲授课程知识时,让学生列举图形物体,比如说圆形物体包括地球仪、篮球等,长方形生活实物包括铅笔盒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列举更多符合图形的实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对摆列的图形进行描述,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顺利完成识别图形教学课程。

(二)启发生活联想

数学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缺乏联想,那么就人为割裂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联想,对数学知识规律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说在讲授垂线与平行线时候,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说直角的概念,确定直角的两条边构成了垂心,图形识别中长方形、正方形对边两条线成平行状态。学生在学习时对垂线以及平行线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这时需要进行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引发学生进行充分联想,联想到铁轨两条边呈平行状态,教室房顶和墙壁呈垂直状态,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

(三)加强生活实践

小学数学知识学习必然要应用于实践,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比如说在学习小时、分钟、秒和元、角、分知识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重现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角色的扮演,让其中的一名学生进行商户的角色,再让其他的学生当作消费者,用模拟道具来代替圆角分,商户和消费者钱币交换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圆角分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小时、分钟和秒的知识点是,学生要学会看时间,实现实践与教学知识的互通。

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导入生活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必然之路。为了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有动力和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生活情境教学,把要掌握的知识的以一种生活场景的方式展现,这样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应用,能够达到一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启发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生活化情境教学延伸。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学习新课标对学生的新要求,从内心深处认同新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及策略[J].孙美莉.课程教育研究.2021(02)

[2]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触数学的魅力[J].蒋竹君.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2)

[3]数学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探索[J].金一霞.成才之路.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