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感染控制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感染控制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梁芳

双凤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250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基层卫生院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400例,其中200例是2021年1月-12月在本卫生院就诊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常规组),剩余200例为2022年1月-12月在本卫生院就诊的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循证组),比较整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有着2.00%的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组的6.00%相比较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基层卫生院应用循证护理,控制感染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积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基层卫生院;感染

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最基层的机构就是卫生院,就诊的患者主要是乡镇居民,存在住院率低、人流量大、疾病类型多等特点。受到医疗条件的影响,有着较高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了有效控制感染,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1]。本院实施循证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与常规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展开对比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卫生院收治的患者中抽选400例进入本次研究,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是2021年1月-12月入院的200例患者,循证组是2022年1月-12月入院的20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年龄范围18-82岁,均值(48.36±5.18)岁,包括104例男性患者和96例女性患者,文化水平:12例本科及以上、20例大专、80例高中、88例初中及以下;循证组患者年龄范围19-84岁,均值(49.23±5.47)岁,包括105例男性患者和95例女性患者,文化水平:15例本科及以上、29例大专、82例高中、74例初中及以下。各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之间差异小(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就诊期间实时常规护理,所有护理操作均遵循现有的护理规章制度,并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常规给药操作、健康宣教等。循证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 循证问题:综合分析一段时间内到院患者的实际病情、护理方法,以及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具体原因,分析相关问题,比如: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患者及护理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差、护理操作不当等。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文献检索,从中找到最佳的循证支持,再与基层卫生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更加科学的护理措施。

1.2.2 护理措施:①完善管理制度: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改进,这是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关键步骤,在制度中需要优化护理流程、强化无菌性操作、奖惩制度等,做到分组包干、责任到人,为护理人员提供正确引导和制约。②更换服务模式:需要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安全防范意识、操作技能等,在护理服务中能精益求精,减少差错。③优化人员配置:在日常护理中按照分级护理原则,进行护理人员配置,让不同层级的患者都接受到最专业的护理服务,也让能力不同的护理人员相互配合,促进彼此成长。④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耐心的为患者介绍感染相关知识,尤其是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要重点强调自我感染防范措施;如果是传染性疾病患者,在必要时进行安全隔离,避免病情大范围传播。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的例数,以及感染发生的部位。

1.3.2 调查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指标包括:环境满意度、语言舒适度、专业水平、工作态度、护理质量,每项的评分范围均在0-100分之间,满意度越高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评分用率(%)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评分用(±s)表示,行t检验,检验值P<0.05时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循证护理前后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

循证组患者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表1 对比循证护理前后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n,%)

分组

例数

口腔感染

尿路感染

皮肤感染

切口感染

肠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总感染率

循证组

200

0(0.00)

0(0.00)

1(0.25)

1(0.50)

1(0.25)

1(0.75)

4(2.00)

常规组

200

1(0.50)

1(0.25)

1(0.25)

1(0.25)

3(1.50)

5(2.50)

12(6.00)

4.167

P

0.041

2.2 对比循证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循证组各项护理满意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表2 对比循证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分组

例数

环境满意度

语言舒适度

专业水平

工作态度

护理质量

循证组

200

86.74±4.82

89.93±5.64

94.52±3.61

93.61±3.87

91.53±3.42

常规组

200

79.12±4.73

80.15±4.09

92.03±3.48

85.96±4.05

84.56±4.71

t

15.957

19.852

7.023

19.313

16.9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基层卫生院患者发生感染,大部分与护理操作相关,在发生感染后不仅会给原发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感、经济压力,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因此引发纠纷事件。在基层卫生院质量管理中,医院感染控制也是关键指标。但是在常规护理过程中,主要是经验护理,也就是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资深护理人员指导、教科书上的知识等方式展开护理,这样的护理方式存在片面性,缺少针对性,所以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效果并不佳[2]

循证护理属于更加科学的护理方式,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从实际护理工作中寻找问题,找到潜在的风险因子,再通过先进的文献资料中检索循证支持依据,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措施[3]。所以这种护理模式,能与患者实际情况、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有着最可信、最新颖的、最有价值等优势[4]。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00%,而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有着6.00%的感染发生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循证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环境满意度、语言舒适度、专业水平、工作态度、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循证护理能更好的控制感染、还能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过分析,主要是在基层卫生院应用过程中,首先强化护理管理,这样护理人员才能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有较强的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执行无菌化原则,阻断各种感染传播途径;还有护理人员还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增强主动意识,做好感染相关知识宣教,并提前制定感染预防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这样才可以有效规避感染情况。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应用循证护理,控制感染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积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 燕, 王奕温.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 护理学, 2020, 9(4):299-303.

[2]吴利华.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21):204-205.

[3]张翠莲.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 33(z1):370-371.

[4]吉焕彩. 循证护理在传染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1, 15(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