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华庆丽,宋依娜,孙志瑛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 要】目的: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适用性。方法: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是于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患者总100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21年12月-2023年4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A组与B组各涵盖患者50例。A组患者运用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B组患者单纯运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分析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全面研究后发现,A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且麻醉各相关指标优于B组患者,表示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大大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强度。

【关键词】腰丛神经阻滞;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指的是将人工假体于正常的骨质上进行固定,进而对病变关节取代的治疗手段[1]。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至今已逐渐趋于成熟,且其安全性也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被证明[2]。科学的麻醉方式能够对髋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而腰丛神经阻滞是一种成熟的麻醉技术。且该麻醉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基于此条件,对适宜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手段进行了全面探究,现将详细报道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是于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1年12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3年4月,将双盲法作为客观依据对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A组与B组各涵盖患者50例。A组患者年龄界限是31-70岁,均值为(62.47±2.83)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8:22。A组患者年龄界限是32-70岁,均值为(63.55±2.78)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7:23。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后未发现明显差异性(P>0.05),即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1.2纳入标准

(1)选择髋关节置换患者,ASA分级I-II级,对麻醉和手术均能耐受者;(2)入选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3)生命体征平稳、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意识清楚、无智力和表达障碍者。

1.1.3排除标准

(1)年龄大于70岁或小于30岁;非首次行手术侧髋关节手术的患者;(2)术前合并心肝肾基础疾病、凝血异常、未规律治疗的高血压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癫痫或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交流者;(4)对全麻用药或罗哌卡因过敏或禁忌证者;(5)穿刺部位有感染,拒绝腰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1.2 方法

    B组患者运用单纯全身麻醉。在患者入手术室后,创建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2mg/kg、舒芬太尼0.2~0.6μg/kg、丙泊酚1.5~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静脉注射给药。麻醉维持: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术中采用靶控输注麻醉方式,通过增减药物浓度,维持BIS值在50±5。运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5~4.0ng/m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3.5μg/ml复合麻醉。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止麻醉药物输注,术毕后将患者送至PACU,给予患者舒芬太尼0.2μg/kg实现术后镇痛。

    A组患者运用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前准备与B组患者相同。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身体微前倾,髋关节弯曲。选用超声低频凸阵探头在L3-L5水平运用正中旁、矢状位技术和横突扫描技术定位腰大肌。中线外侧4cm处,于探头内测采用平面内技术朝向腰丛后方进针,到达目标位置,注射器回吸无血,注入0.5%的罗哌卡因20ml。在腰丛神经阻滞完成后,对患者开展全身麻醉诱导,诱导方式与B组患者相同。相同麻醉方式维持[3],在手术过程中持续对患者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药物浓度为0.5~3.0ng/ml,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为1.5~2.0μg/ml。

1.3 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为客观依据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情况,满分为10分,数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疼痛越剧烈[4]。评估患者麻醉指标,包含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数值越小,则说明患者身体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检验通过卡方进行,其具体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检验通过t值进行,具体展现形式为±s,若示为P<0.05,则说明对比有意义,若P>0.05,则说明对比无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比较

    术后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VAS评分(±s 分)

分组

例数

术前

术后

A组

48

4.69±0.78

1.77±0.55

B组

48

4.58±0.69

2.89±0.70

t值

0.732

8.716

P

0.466

0.000

2.2 麻醉指标比较

    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快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麻醉指标(±s min)

分组

例数

术后苏醒时间

术后拔管时间

A组

48

4.95±1.73

11.74±2.82

B组

48

7.84±2.28

18.69±2.73

t值

6.996

12.268

P

0.000

0.000

3讨论

    针对髋关节疾病患者开展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危害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在该类患者麻醉过程中选用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既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又能够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的概率。

    术后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且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快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运用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技术,既能够减少麻醉维持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在手术室总停留时间;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患者可及早进行康复训练,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提供良好术后镇痛治疗同时,又可大幅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患者总体满意度增加,本研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应当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广泛推广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洋.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6):27-28.

[2] 其丽格,塔娜,蒋砾.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0):71-73.

[3] 余承易,吴天添.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60例[J]. 医药导报,2020,39(5):658-661.

[4] 廖秀珊,李耀松,何晓华,等.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9):1729-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