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期间一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护理个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3

【摘要】目的:探讨新冠期间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新冠期间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抢救无效后宣告临床死亡。结论:将常见多发的热带疾病与新冠肺炎进行科学统筹,按照“科学防控、精准诊断,分类施治”的原则对患者开展救治,对治愈疟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冠;输入性疟疾;护理个案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而传播,曾经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现在在非洲、东南亚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危害严重[2]。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导致疟疾防治服务中断,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显著增加[3]。2021年12 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 布《世界疟疾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19年增加1400万和6.9万。这些额外增加的死亡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二(47000 例)与新冠流行期间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中断有关[4]。因此,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传染病的防控,尤其是一些与新冠肺炎有相似发热症状的传染病,比如疟疾[5]。2022年我院在新冠肺炎期间收治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死亡案例,有非洲高疟区居住务工史,现将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因“被发现意识不清5小时 ”于2022-07-09 15:30收入我院。(1)现病史:患者为境外归国人员,于2022年6月29日由赤道几内亚至埃塞俄比亚,后于7月5日返沪,遂于上海隔离。当日患者于来院前5小时被隔离酒店工作人员发现意识不清,伴有一过性抽搐一次,具体情况不详。酒店人员遂拨打120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红细胞计数:3.97×10^9/L,白细胞计数:30.9×10^9/L,血红蛋白:126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9.62×10^9/L,血小板:8×10^9/L;查凝血常规提示:凝血酶原时间:24.2s; PT-INR检测:2.1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13.7s;D-D二聚体(DDi定量):9.73ug/ml;查生化提示:尿素测定:51.94mmol/L;肌酐测定:775umol/L;钾测定:5.43mmol/L;总胆红素测定:433.00umol/L;直接胆红素测定:416.80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3U/L;乳酸脱氢酶测定:760U/L;血清肌酸激酶:547U/L;淀粉酶测定:178U/L;血清胆碱脂酶测定:3431U/L;肌红蛋白:1149.00ng/mL;B型钠尿肽前体: 3141pg/mL;高敏肌钙蛋白T :0.090ng/mL; 降钙素原:>100.0 ng/ml;查血气分析: 酸碱度:6.8; 氧分压:49.0mmHg;血浆氨测定:494.2umol/L;查血液疟原虫检查:找见;疟原虫初步分类:恶性疟;查血型:ABO血型鉴定:A型;Rh(D)血型鉴定:阳性。查腹部CT提示:肝脏囊性灶。肠系膜稍少许渗出。下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查胸部CT提示:左肺及右肺中叶实性微小结节,低危结节,两肺下叶条索灶。 查头部CT提示:双侧基底节及半卵圆区散在缺血灶,请结合临床随访。查新冠核酸提示阴性。目前进一步诊治,以“恶性疟原虫疟疾、多脏器功能衰竭”收入我科。发病以来,患者家属代诉患者纳差,睡眠、二便及体重情况具体不详。2)既往史: 家属代诉: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病病史,有非洲旅居史;否认肝炎、结合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3)诊断依据:患者因“被发现意识不清5小时 ”,根据患者有南非旅居史,且患辅助检查提示血液中找到恶性疟原虫,故诊断。入院后予抗感染、保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辅助机械通气生命支持等治疗方式。7月11日晨起生命体征不稳定,抢救无效后宣告临床死亡。

2 护理

2.1 隔离措施

2.1.1管理传染源 ①对患者的管理:尽量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当了解患者在近期曾到过非洲疟疾高发国家,虽还未明确诊断,立即采取了隔离措施。患者住隔离病房的负压单人房间,室内物品专用,禁止随意开放门窗。传染期间,患者不得离开病房,禁止探视、陪住。②对接触者的管理:接触者是指和传染源发生过接触的人,可能受到感染。凡入室者必须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长袖工作服、长裤和长袜,避免暴露皮肤,在颈部、袖口、裤口等处涂搽长效防蚊液,以免蚊虫叮咬;护理患者后及时洗手,工作服和工作裤放置专设的独立房间,统一消毒。对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和个人检疫限制(由最后接触之日算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日常活动不加以限制,但每日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了解有无早期发病的征象)。

2.1.2 切断传播途径 恶性疟疾是由恶性疟原虫感染,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原虫病。因此要严格做好防蚊、灭蚊工作。①在病床上安装蚊帐:病房死角内24h持续点燃蚊香或驱蚊油;灭害灵每日定时喷洒2—3次。②病室内的温度保持在16℃一18℃之间(此温度不利于孢子的发育),每日清扫、消毒地面和床单元两次。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③病区严格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每日定时喷洒3次,在厕所、污物间等蚊虫易聚集处,保证24h燃烧蚊香,并设立交接班制度。

2.1.3 保护易感者 对易感人群(主要是与患者接触过的亲人、同事和医护人员) 应服药预防。特别是流行季节,必须服药预防。常用药物有乙胺嘧啶、哌喹或磷酸哌喹、复方防疟药、氯喹2片。

2.2 临床护理

2.2.1 发热的护理 ①高热期间每1—2h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并注意热型、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身心反映。②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③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多饮水。④保持衣被适中,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衣被,在皮肤与内衣之间垫毛巾,以便更换。⑤保持口腔、皮肤清洁,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口唇干燥时涂唇油,定期热水擦身。⑥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浴,醇浴、冰袋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2.2.2 贫血的护理 ①由于疟原虫对各期红细胞对破坏,致使患者出现进行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体力下降,可见面色苍白,眼结膜、唇粘膜和甲床苍白。化验血红蛋白降低可给予叶酸和铁剂,以促进红细胞再生,当红细胞压积降至20%以下时,应输入全血或红细胞,最好是新鲜全血,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有无输血反应。②皮肤护理,组织缺氧致皮肤抵抗力差,久压易产生压疮,故应勤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2.3 药物治疗的护理 ①常应用氯喹口服,控制临床发作。本药口服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肤瘙痒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嘱患者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并应注意休息。②抗复发药伯氨喹的副作用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特异体质者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一旦出现毒性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多饮水或静脉补液可促进药物排泄,并注意记录24h尿量。

2.2.4 恶心、呕吐的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呕吐时间、呕吐次数、呕吐物的量和性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②呕吐后应将口腔、鼻腔内的呕吐物清理干净,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③给以热水洗脸,及时更换脏污的衣物、被褥,迅速将呕吐物容器及一切脏污物品拿出室外。开窗促进病室内通风,以减轻呕吐物的气味。

2.3 加强防蚊灭蚊措施 定期对环境进行防疫消毒,消灭蚊虫,降低媒介的数量,减少接触机会。加强防护措施,在黎明和黄昏时段,蚊虫活动频繁,嘱患者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对暴露皮肤涂洒驱蚊药水。

3 讨论

由于新冠肺炎主要由呼吸系统及密切接触传播,而疟疾和登革热则均为蚊虫叮咬传播,因此,对于入境的人员进行近期旅行史( 特别是多地多国旅行史) 和蚊虫叮咬史的详细采集对于处于潜伏期和发热患者病情初步判定会有较大帮助[6]。疟疾与新冠肺炎比较,在发热时长、热型和伴随症状有不同之处,特别是间日疟、三日疟及卵形疟的患者在发热间隔时间上均有各自特点,因此上述症状可以作为早期线索之一。此外,肺部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也可作为参考,新冠肺炎因Ⅱ型肺泡细胞的损害多造成间质性改变,而疟疾和登革热多因渗出性因素造成肺水肿或者胸腔积液。此外,将血常规、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对入境发热患者的诊断将有方向性指导的作用[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出、入境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文献表明,务工人员预防疟疾相关行为形成率较低, 未使用蚊帐和未服用预防药物,为其疟疾发病的危险因素[8]。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这一团体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疟疾传播的相关知识,向其反复强调使用蚊帐和预防性使用药物的重要性,嘱该团体成员在接触疫区环境或接触有疟疾病史的患者后要密切关注自身有无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如若确诊,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接受正规治疗手段。疟疾是人类普遍易感的疾病,针对该类疾病的预防,也可在条件允许时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作为医护人员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在做好隔离以及防蚊、灭蚊工作时,可联系院内相关科室对科室四周环境进行药物灭蚊处理,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就医环境;疟疾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压增高,脑疝,黑尿热等,因此,护理人员在为该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也应时刻关注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关注患者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及时识别患者有无肾衰竭等。若发现其并发肾衰竭,黑尿热时要提醒医生停用伯氨喹等药物,努力做到尽早识别,尽早处理。

总之,当前防范输入性的新冠肺炎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情况看,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的形势仍不明朗,这一情况对于输入性热带疾病的临床诊治将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将常见多发的热带疾病与新冠肺炎进行科学统筹,按照“科学防控、精准诊断,分类施治”的原则对患者开展救治,为不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旭.输入性疟疾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80-181.

[2]黄敏.新冠肺炎疫情下4C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05):592-595.

[3]夏捷.疟疾与其他疾病发热患者实验室指标回顾性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7):82-85.

[4]谢小燕.新冠疫情下护理人员咽拭子采集考核管理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03):115-118.

[5]陈丽芬,朱海惠,李丽娟,等.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护理管理者职业倦怠与应激(压力)反应的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06):551-555.

[6]卜秀芹,马著诗,付婷霞.210例输入性疟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1,16(07):826-828+832.

[7]邓积广,方玉花,陆夏瑜,等.2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治疗与护理体会[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06):605-606+610.

[8]丰俊,周水森.从控制走向消除:我国疟疾防控的历史回顾[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37(05):505-513.

作者简介:陈春燕(1976-),女,汉族,上海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