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观察

段颖

 湖北省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  431899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筛选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也是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路径;深静脉血栓;住院时间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手术方法、化疗、疾病、体位等,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表现出肢体肿胀、压痛,不利于患者恢复,若是发生血栓脱落还可能增加死亡风险[1]。帮助患者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是护理重要环节。临床护理路径是一项标准化且包含循证和预见性理念的护理模式。研究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信息

筛选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40例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70例患者,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5.16±3.45)岁;。对照组中有70例患者,年龄40~61岁,平均年龄(45.37±3.56)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资料相互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开展常规的护理,即加强观察,术后康复指导等。研究组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为重点,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

入院时,收集患者各方面的资料,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情况、用药情况,评估耐受能力、肢体功能,若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以此予以个性化的干预。

入院2~3d,指导患者将各项检查完成,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说明治疗的重点。为患者灌输手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饮食指导。

术前1d,帮助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准备,完善术前评估和检查,再次进行手术相关宣教,教会患者如何摆放手术体位,怎样提高配合效率。说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告知发生的常见诱因,指出如何预防和应对。

手术当天,术后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选择软垫放置在患者小腿、腘窝等部位,教会家属怎样帮助患者进行按摩腓肠肌。若有需要,帮助患者选择弹力袜,实施梯度加压,促进局部血供加快。向患者说明床上翻身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告知要注意哪些细节。在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6h平卧,6h后可适当将床头抬高。

术后1~5d,为患者讲解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要点,加强观察,若发现下肢周径有异常需要及时关注,帮助患者将下肢保持15°的抬高。调整饮食策略,指导患者充足补充水分,选择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指导患者每天进行两次,每次10~15min的下肢屈伸和踝泵运动,每天定时帮助患者对下肢进行按摩。指导患者每天早晚用40℃左右的水泡脚。鼓励患者情况允许时及早下床活动,指导其从下床、到床边活动再到病区行走逐渐过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均输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组别

例数

下肢静脉血栓

住院时间

研究组

70

1(1.43%)

7.67±1.34

对照组

70

8(11.43%)

11.25±2.38

3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虽然明显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也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是此类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在深静脉腔中有血液异常凝结状况发生,对静脉回流造成影响,常见表现是剧烈下肢疼痛,病情较轻会存在下肢肿胀,若严重还会引起静脉功能障碍[2-3]。常规的术后护理,往往缺乏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足够重视,难以达到满意的预防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将路径技术和临床护理程序有效结合的护理概念,最早运用在临床是1985年,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越来越科学使用,认为是针对某一种疾病或是手术室设计标准护理策略,并以此为依据按照程序实施护理计划,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4-5]。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通过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因素;术后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干预;指导患者定期进行下肢按摩和下肢活动,加快血液循环,提高静脉血流速度,使静脉血流瘀滞减少;指导患者每天温水泡脚,对毛细血管进行刺激,也促进下肢放松,改善局部血运状况,起到消炎、消肿效果。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证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也是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淑娟,王庭敏,尹娟,李敏,周敏.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69-71.

[2]江莉莉.护理临床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2):1-3.

[3]向宇.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子宫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8):151-154.

[4]陈洁仪,欧阳惠娴,吴琼好,陈卓华,黄明福,陈汉文.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6,16(6):867-869.

[5]张维燕,刘付逸湘,鲁春梅,钟海英.护理临床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5):125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