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王思雪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引起重视。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日益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也越来越受关注。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模式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给出实施的关键步骤,旨在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

引言

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发布声明,将压疮更名为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并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作出明确定义:MDRPI是指由体外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器械形状一致。目前国内外对MDRPI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式明确定义后,才逐渐受到关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干预方法,对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识别MDRPI发生的高危因素,筛查高危患者,并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对MDRPI的危险因素及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护理实践有所帮助。

1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传统的PI好发部位是骶尾部等骨隆突处,研究显示MDRPI好发于头面部(包括耳廓、鼻翼、面颊部、颈部)、上臂、手指、股部等,骶尾部发生减少。研究表明,MDRPI以1期和2期压力性损伤为主,还有一部分患者发生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和深部组织损伤,发生部位以耳廓为主,下肢和足跟次之。研究显示,MDRPI多发生于头面部,以2期和3期压力性损伤为主,MDRPI的发现时间相对非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较迟,发现时多比较严重。MDRPI中还常发生于留置人工气道的气道黏膜和留置胃管的鼻胃肠道黏膜,好发部位为唇、鼻等黏膜处,但深部黏膜损伤常难以观察与记录,难以分期。

2 MDRPI发生的危险因素

2.1医疗器械材质 

医疗器械活动性差、弹性弱、材质硬,若使用不合理则会直接对皮肤产生压力,是引起MDRPI的最本质因素。选择何种的医疗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DRPI的发生。FLETCHER指出,无弹性的、硬质的器械,型号过大,难以调整、固定、抬起和移除。在气管插管时如导管使用低硬度材质,MDRPI的发生率会明显下降。可以看出,医疗器械材质的软硬度与MDRPI的发生密切相关。

2.2患者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功能逐步衰退、皮下组织萎缩变薄、皮肤松弛干燥且缺乏弹性,对压力、摩擦力、潮湿、粪尿等抵抗能力降低,同时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减弱。

研究结果显示,MDRPI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尤其是60岁之后MDRPI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伴随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显著增多,这可能是导致发生MDRPI的潜在隐患。研究发现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MDRPI,这可能与皮下脂肪厚度差异有关。因此,老年男性是MDRPI的好发人群,需格外重视他们的皮肤情况。

2.3器械的使用时间 

重症患者因为病情原因不可避免地长时间使用多种医疗器械用于维持基础生命体征、诊断、治疗和监护。研究表明,医疗器械使用时间越长,MDRPI发生的风险越高,医疗器械使用超过3d以后风险会更高,同时使用医疗器械的种类增多也会增加MDRPI发生的风险。

3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研究

3.1集束化护理模式

集束化护理(care bundles),又称集束化干预,集束化管理或捆绑式管理。集束化护理最初是由IHI推出的,目的是提高护理的质量和一致性。集束化即通常包括3~5种循证临床干预措施(称为“要素”),当这些干预措施可靠地执行时就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结果。因此,IHI建议,除非有医学禁忌,否则每个符合条件的患者都应接受所有的干预措施。

近年来,集束化护理模式已经运用在一些DRPI高危患者群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ntensive careunit,ICU)DRPI发生高达50%,在ICU患者中运用患者皮肤完整性护理包(patient skinintegrity care bundle,InSPiRE)预防DRPI。从患者入院4h内开始对患者皮肤进行全面评估,之后每12小时对鼻孔、嘴唇和口腔黏膜进行1次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皮肤颜色、清洁程度、质地以及皮肤是否水肿等,并在管理系统中做好记录。其次,ICU护理人员需安全地固定鼻胃管和气管导管,必要时或至少每12小时重新改变鼻胃管和气管导管固定位置,以最大程度降低医疗器械对黏膜的压力。最后,该方案还采取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模式进行预防,即营养师对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和改善方案以保证患者充足营养,同时增强护士与ICU理疗团队合作,促进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结果指出,InSPiRE集束化方案成功地降低了DRPI的累积发生率、严重程度和类型。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实施与单项干预方案的实施相比,发生DRPI的风险更低,研究者们常将多学科团队合作、医护人员教育、营养评估、风险评估工具、皮肤评估、皮肤护理、医疗器械相关评估、预防性敷料等干预措施联合使用。此外,使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还可提高医护人员DRPI管理能力。

3.2正确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 

在使用医疗器械时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设备不要直接长时间压迫不可移动的患者皮肤,避免不完整的皮肤或疑似有深部组织损伤的皮肤直接受压,确保医疗器械的型号正确、配戴合适、妥善固定;使用气管插管或面罩的患者每隔2h评估一次皮肤黏膜情况,并变换受压部位。医疗器械的材质常不受临床工作人员控制,在选用的过程中尽量选择适宜的型号、大小,定期观察皮肤,必要时定期松解。

3.3科学性、规范化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MDRPI预防管理中护理人员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护理态度及规范的护理实践行为是关键环节。尽管目前大部分医院重视并培训相关内容,但培训形式和内容大都不同,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调查表明,护士更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例如案例分析、工作坊。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临床实际,系统科学地普及MDRPI的概念、作用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强化知识并培养护理人员的积极态度,带动护理行为改变,最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及技能,便于出院后的自我照护以及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据此制订标准化预防计划,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正确表达由器械造成的不舒适感,以指导护理实践工作。

结语

MDRPI由多因素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器械因素。MDRPI作为评价治疗及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MDRPI的重视程度。目前医护人员对它的认知仍然不足,也缺乏权威的MDRPI风险评估工具,未来可开发针对MDRPI的评估量表,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验证。加强开展对MDRPI从预防评估到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MDRPI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减少MDRPI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小辉.成人ICU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及评价[D].苏州:苏州大学,2019.

[2] 黄庆萍,张建荣,郑美春,等.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967-970.

[3]黄庆萍,张建荣,黄艳芳,等.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构建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43-1746.

[4]农礼荣,邓意忠,黄庆萍,等.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9

[5]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