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欧阳静琳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目的:探究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针对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护理人员的耐心度以及综合就医感受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更高(p<0.05)。结论: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心律失常;应用

    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心血管的器质性病变、人体酸碱平衡被打破、电解质失调、药物中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均有可能成为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1]。心率失常包含有房颤、室颤、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扑动等,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而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也应做出针对性调整[2]。本文讨论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收治的4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针对组。其中常规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51.23±4.28)岁。针对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27~71岁,平均(51.18±4.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征,严格执行医嘱,对患者执行包括静脉穿刺、静脉给药、口服药物指导、及时抢救在内的护理工作,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对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举措如下:

1.2.1 强化基础护理

    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治疗与生活护理两方面。治疗方面,加强对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及反复穿刺而出现脉管炎、皮疹、感染等并发症;提高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通过合理分工的方式,实现对患者的24h不间断监护;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能力,反复训练抢救过程中的分工、人员的站位、抢救技能等。生活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生命各方面的的护理,饮食方面,加强对患者的营养干预,能经口摄食者应提高对患者的营养指导,为患者提供刺激性低的、高营养、易吸收的食物,对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做好对患者鼻饲管(肠内营养患者)或静脉通道(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此外,护理人员应通过院内空调系统,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将湿度控制在55%~56%之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2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活动对心血管、循环系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着重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工作状况、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可能引起患者心理压力的因素;同时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动向,对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的倾向进行积极干预。对过于担心疾病预后而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相似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分享的方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坚定治愈的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3 加强用药管理

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所用用药较为复杂,常用的药物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护理人员应强加强对药物的了解,除了药物的用法用量等常规信息以及病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专业性知识外,还需将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掌握药品的临床特性,如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出现前的征兆、应对处理的方法等,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邀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包括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护理人员的耐心度以及综合就医感受等,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护理满意度

    针对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护理人员的耐心度以及综合就医感受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更高(p<0.05),如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服务的专业性

护理工作的针对性

护理人员的耐心度

综合就医感受

观察组

23

88.54±4.30

86.59±5.26

87.45±5.04

88.32±5.71

对照组

23

72.32±5.26

73.69±6.04

74.13±6.03

75.03±6.62

t

-

11.450

7.724

8.128

7.29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既往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以加强监护、对症护理、执行医嘱为主,虽然可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意义并不大[3]。心律失常的种类多、病因复发、治疗方式较为复杂,但同时能够通过护理手段施以积极干扰的方向也更多

[4]

本次临床实践活动,我科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为部分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加强,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5]

    综上所述,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兰艳.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23-25.

[2]徐敬岩.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198-199+202.

[3]苏梅榕,潘秋灵.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视频宣教对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韧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3):82-84.

[4]方志松,段跃兴,陈淑芬,等. 24h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冠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8(14):79-82.

[5]吴聪媛,胡来.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作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