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狄小红

西安市第九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48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期间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工作的40名呼吸内镜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管理研究分组依据,并展开所有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管理的设为参照组(n=20);施以护理风险管理的设为研究组(n=20);对比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以及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结果: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生物监测合格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可将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并将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监测合格率显著提升。

【关键词】呼吸内镜室;护理风险管理;感染;内镜生物监测

医院针对患者在进行呼吸系统检查期间,呼吸内镜获得广泛应用,其对于疾病诊治表现出的价值显著[1]。但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一定概率表现出感染现象,对此将内镜室管理加强,对于交叉感染充分预防,具有显著意义[2]。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运用,可对感染风险事件的出现给予充分预防,将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将医院以及患者损失显著减少。本研究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工作的40名呼吸内镜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进行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期间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应用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工作的40名呼吸内镜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管理研究分组依据,并展开所有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不同组别划分;20名参照组中,男、女各5、15名;年龄范围25~49(30.65±2.13)岁;20名研究组中,男、女各6、14名;年龄范围26~51(30.67±2.1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护理人员的基线资料收集完整,并且均同意本次研究;②表现出较高管理依从性;排除标准:①中途因为个人因素退出;②管理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施以常规管理。对于呼吸内镜室相关规则制度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在进行日常工作期间,需要严格依据制定流程展开。

1.3.2 研究组

    施以护理风险管理。依据呼吸内镜室工作流程,合理完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创建,认真完成工作计划制定,积极做好查检工作,具体干预过程中:①认真完成计划制定,对工作计划内容加以明确,对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加以明确;②积极完成查检工作:对清洗消毒每一流程需要进行有效规范;③对呼吸内镜室布置进行规范,并且将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完善。对于呼吸内镜室各区域需要进行明确划分,并且准备强力换气设备在室内安装,以对通风通气做出保障;④对感染事件诱因定期汇总,对于呼吸内镜室人员的学习以及讨论需要不定期组织,对于感染风险事件因素确保及时发现,合理完成对应干预措施的制定,对工作期间系列感染情况加以汇总;⑤就感染控制以及防范知识,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以将感染风险管理意识显著加强。并且将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充分强化。

1.4 观察指标

1.4.1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研究组、参照组分别经护理风险管理以及常规管理后,呼吸内镜室感染发生率展开观察对比。

1.4.2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比较

    从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几方面,对研究组、参照组生物监测合格率展开观察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利用X2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统计,以n(%)表示,最终P<0.05证明呈现出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感染

未感染

研究组(n=20)

1( 5.00)

19(95.00)

参照组(n=20)

7(35.00)

13(65.00)

X2

3.9063

3.9063

P

0.0481

0.0481

2.2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生物监测合格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生物监测合格率比较 [n(%)]

组别

内镜腔

内镜表面

消毒槽

附件

研究组(n=20)

20(100.00)

20(100.00)

20(100.00)

20(100.00)

参照组(n=20)

14(70.00)

13(65.00)

13(65.00)

12(60.00)

X2

4.9020

6.2338

6.2338

7.6563

P

0.0268

0.0125

0.0125

0.0056

3、讨论

当前在医学不断进步情形下,临床针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度获得显著提升[3]。在实施医院服务质量评价期间,医院感染成为关键性指标。并且在医疗质量管理期间,医院感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可对医疗安全做出充分保障。在内镜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呼吸内镜应用率显著增加[4]。对于呼吸内科相关的感染问题而言,同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社会学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会产生直接影响,对此积极展开有效管理,以将医护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意义显著[5]

结合本次的研究结果展开分析,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降低;研究组呼吸内镜专职护理人员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生物监测合格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说明,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有效运用,可将内镜消毒的合格率显著提升,可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科学运用,可对系列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识别,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对应预防,对于感染问题的出现做到从根本上避免,将感染的发生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可将呼吸内镜室感染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并将内镜腔、内镜表面、消毒槽以及附件监测合格率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浩. 呼吸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的效果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48-50.

[2]陆琼梅,梁何娇,陆建凤. 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分级护理管理应用[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3):13-14,16.

[3]裴娜,胡啸天,段红玲. 基于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对泌尿外科预防不良事件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5):85-88.

[4]王静. 分析风险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8):83-86.

[5]魏娜,王晨月,牛丹. 强化风险安全意识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人员PICC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