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4
/ 2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病患12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感染发生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尿路感染率、血液感染率及伤口感染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病死风险,获得较好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干预

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即多重耐药菌,而综合ICU病房内收治的病患病情均较为危重,而且机体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入,因此也是多重耐药菌的主要传播场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着极大的威胁[1]。因此,临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2]。为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本文就特定时间我院综合ICU收治患者开展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2年1月~ 2023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病患12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30~71岁,平均(50.16±4.12)岁;疾病类型:急性脑卒中2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呼吸衰竭18例,其他6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33~72岁,平均(54.12±3.52)岁;疾病类型:急性脑卒中2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呼吸衰竭22例,其他7例。排除纳入研究前检测多重耐药菌为阳性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消毒隔离、病情及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清洁,每日需进行1次空气净化,持续6h,对室内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日定期通风,确保空气清新。同时,定期对室内空气开展细菌培养,掌握菌群情况,如空气质量不佳、菌群较多,须尽快进行层流净化。此外,还需保持室内合适温度(23~26℃)和湿度(55%~60%);定期更换床上用品,整理床铺,确保清洁。(3)严格无菌操作:在护理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要做好手卫生管理,以免引操作不当引起感染,比如: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留置引流管等,加强基础护理,强化ICU护理管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增强无菌意识,完善工作流程。此外,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减少人员走动。(3)医院感染监测:科室护士需对新入住ICU治疗的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加强菌群监测,对入住ICU10d以上,且接受有创和侵入诊疗患者每两天监测一次菌群,做好记录,对细菌出现变化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及时隔离传染患者,以免出现加叉感染。同时,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CRP、血象、体温等指标,尤其掌握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尽早治疗。(4)口腔护理: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口腔护理,控制口腔内菌群水平,避免增生和下行到呼吸道,以强化口腔黏膜防御力。每日2~4次用漱液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用合适漱口液,如pH值偏高,则用2%~3%硼酸液;如pH值偏低,则用2%碳酸氢钠液;如为中性则用1%~2%双氧水;此外,对长时间呼吸机治疗者,需定期行口腔细菌培养。(5)生活护理: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告知患者家属准备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嘱患者适当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确保大便通畅,以免便秘。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观察两组患者实行相关护理干预后,观察有无发生金黄色葡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对比两组感染发生部位情况,观察两组实行相关护理干预后,有无出现呼吸道、尿路、血液、伤口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pacer.gif±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细菌感染率 观察组细菌感染率为17.19%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率48.44%,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 [n(%)]

组别

例数

金黄色葡萄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总细菌感染率

观察组

64

4(6.25)

3(4.69)

2(3.13)

2(3.13)

11(17.19)

对照组

64

7(10.94)

8(12.50)

9(14.06)

7(10.94)

31(48.44)

c2






22.148

P






0.000

2.2 对比两组感染发生部位情况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4.69%、尿路感染率3.13%、血液感染率0.00%及伤口感染率3.13%显著低于观察组14.06%、14.06%、12.50%、12.5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感染发生部位情况 [n(%)]

组别

例数

呼吸道

尿路感染

血液

伤口

观察组

64

3(4.69)

2(3.13)

0(0.00)

2(3.13)

对照组

64

9(14.06)

9(14.06)

8(12.50)

8(12.50)

c2


5.167

7.603

13.333

6.09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每日通风换气,定期做空气培养,可阻断多重耐药菌空气传播途径[3]。通过对物体表面消毒可提高环境质量,减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本文的研究中采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部分物品专人专用,用后消毒,大型仪器等用后严格消毒,可减少病房中病菌含量,控制多重耐药菌接触传播。研究认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可能增加其被感染风险,需做好严密隔离措施,原则上禁止家属探陪,同时需限制感染者活动范围,减少患者转运。通过单间病房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可避免其他患者受到传染,导致院内爆发大规模多重耐药菌感染[4-6]

本文研究表明综合性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P<0.05)。有研究指出,手卫生管理是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是接确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有效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暂住菌,防止院内感染传播。医务人员对每一患者的治疗操作前,要洗手并行卫生手消毒,可基本杀灭手上暂住菌,防止细菌传播他人。医疗废物处理是阻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环节,医疗废物上存在有大量病原菌,专业科学的处理可抑制病原菌传播,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严格落实有效的隔离措施,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多重耐药菌扩散的一个主要原因。护理人员一经发现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必须立即告知医生下达隔离医嘱,对患者进行严格隔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ICU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减少。对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严格隔离,将患者置于单人间或者将带有同种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负责隔离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暂无条件的则床旁隔离,加大床单元间距。及时做好标识工作,并立刻建立标识牌,分别于患者病床头卡、病历夹和一览卡、病室门等位置张贴隔离标识。将多重耐药菌患者信息作为早交班的内容通报全体医务人员。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可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减少院内感染。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病死风险,获得较好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翠芬,陈丽文,刘少平.综合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260-262.

[2]李霞,刘慧,王艳萍,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的效果评价[J].新疆医学,2019,49(07):738-740.

[3]付继京,钱华,董宿利,等.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0):1129-1131.

[4]刘毅君,谷欣,王湘江.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医药,2017,30(02):256-258.

[5]方小林.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15):147-152.

[6]邱小梅,陈昂,谢广清,等.集束化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02):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