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4
/ 2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在本院肺癌化疗患者中选取,2021.6-2022.12作为收集病例的时间,96例依照掷硬币法分组,设定48例为甲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设定48例为乙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评比两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甲、乙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低,且甲组两项评分比对照组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肺癌化疗效果,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肺癌;针对性护理干预;化疗;焦虑

肺癌属于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位于癌症榜首,可谓是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第一号杀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缺少典型症状表现,发现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化疗是临床针对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药物能够将肿瘤细胞有效杀灭,对病情进展进行延缓,预防复发,但由于特异性比较差,会对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损伤,容易导致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治疗[1]。正因为如此,对于化疗期间的肺癌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本文将96例在本院肺癌化疗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病例样本为96例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收集时间为2021.6-2022.12,分组以掷硬币法为依据,甲组48例,男/女=28/20;年龄区间50-73(63.5±3.6)岁;病程7-36(15.8±3.2)个月;15例腺鳞癌,17例鳞癌,16例腺癌。乙组48例,男/女=30/18;年龄区间51-74(63.7±3.5)岁;病程8-35(15.7±3.1)个月;14例腺鳞癌,19例鳞癌,15例腺癌。组间作比,基本情况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甲组针对性护理干预:a心理方面:医护人员同患者交流时需要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其家庭情况、经济水平、身心状态、对康复的期望值、治疗扶持力度等进行全面掌握,耐心帮助患者答疑解惑,尽可能满足其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列举既往经过化疗病情有所好转的病例,增强其信念,消除心理障碍,提高主动、积极配合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依从性;b认知方面:通过疾病宣传手册方法、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教育方式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使其知晓肺癌的病因、化疗治疗的重要作用、常见不良反应等,纠正其错误思想和理念;c不良反应方面:对于有胃肠道反应出现的患者,需要向医生汇报,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遵医嘱用药;告诉患者脱发只是暂时现象,无需过度紧张;有骨髓抑制情况出现者,采取隔离措施,做好感染预防;针对便秘者,可采取腹部按摩的方式予以改善;通过睡眠障碍疗法提升睡眠质量;d饮食方面:以富含维生素、蛋白的容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增加果蔬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禁止容易产气或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乙组常规护理干预:严密观测患者病情变化,以口头教育的方式介绍疾病知识、注意要点等。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评估两组负性情绪时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越高的情况下,意味着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2]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的处理选择的为SPSS25.0统计学软件,(spacer.gif)予以表示的为计量资料,作比则用t检验,若P<0.05,即可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组间经过比较,未在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甲组两项分值均低于乙组,P<0.05。

表 1 对比两组心理状况(spacer.gif,分)

组别

HAMA评分

HAMD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甲组(n=48)

25.63±2.58

12.26±1.75

24.11±2.38

12.20±1.62

乙组(n=48)

25.49±2.70

17.42±2.13

23.96±2.47

18.24±2.01

t

0.2597

12.9682

0.3030

16.2097

P

0.7956

0.0000

0.7626

0.0000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肺癌的患病数量明显增多。肺癌会对人体体能造成严重破坏,所以临床治疗以化疗疗法为主。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方案之一,主要经过血液循环作用促使化疗药物向各组织、器官进入,将癌细胞杀灭。肺癌患者反复且长期的化疗治疗,其生理、心理、经济等方面均面对着极大负担,这不仅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还会导致生存质量下降[3]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以患者生理、心理变化、病情及治疗方案需要等作为依据,制定出来的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特点的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前瞻性[4]。通过心理、饮食、认知、不良反应预防等护理措施,真正的站在患者角度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提高其对自身疾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认知水平,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维持平稳的心理状态,保证营养充足,为病情康复奠定基础,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促进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目的

[5]

本次试验中甲组干预后显著低于乙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P<0.05。由此表明,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肺癌化疗效果,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婷,徐媛.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应用及SDS、SAS评分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22(18):110-113.

[2]李斌,王燕,陈苏君.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6):809-810.

[3]李会玲.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4011-4012.

[4]刘玲,李惠,谷媛媛.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5):47-48.

[5]张君.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