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饮食不当,小心肠胃功能紊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1

盛夏时节,大家都宅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根本没有食欲,自然要找点凉拌的食物来解渴,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吃着烤肉,倒也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的胃有很大的影响,会引起更多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的功能减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

一、抵抗力低下+饮食不当:急性肠胃炎夏季高发

进食后出现腹部剧痛,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颜色也比正常情况要淡一些,严重的还会出现上吐下泻、发烧、全身无力等症状。儿童、老人以及肿瘤、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气管炎等病人,由于免疫力较差,更容易发生急性肠胃炎。

夏季的气候很热,人们的睡眠和胃口都不好,一冷一热,都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另外,夏季温度较高,很多细菌和微生物都会在食品上滋生,如果食用了不新鲜的食品,很可能会导致消化道感染,从而导致发炎,从而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稀便,严重的话还会有发热的情况发生。二是天气炎热,大部分人都喜欢喝冰凉的饮料,但太凉的东西,会让胃肠内的血液循环变得迟缓,从而影响胃肠的功能,同时也会对胃肠的粘膜造成一定的刺激,造成胃肠的抽搐,从而出现腹痛等症状。夏天的急性肠胃炎多发于免疫力低下+饮食不当

注意不要食用不卫生的食品,加强对肠胃的防护。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在夏季,许多人都不能吃肉,这是不对的。在炎热的夏天,每天都要保证充足的营养。蛋白质(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鸡蛋、瘦肉),再加上夏天的新鲜蔬菜水果,就是一种很容易就能很好地满足人体需要的食物。烹饪方法以水煮,凉拌,少油油炸,避免使用炖煮。夏季不宜吃太多油腻的食品,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找水。

夏天要想维持自身的免疫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午打个盹,晚上不要熬夜,一天要有7个小时的睡眠。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者,若在夏天突然发生急性肠胃炎,更需重视,并及时就医。

二、身体劳累+饮食油腻:急性胆囊炎找上门

夏天的气候比较炎热,炎热的气候让人很少外出运动,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如果吃得不好,就会引起急性胆囊炎,特别是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人,就成了重灾区。急性胆囊炎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引起的,如果食用太多的油脂,就会引起胆囊的反射性收缩,如果收缩过度,就会引起胆绞痛的急性发作。吃了油腻的食物后,会出现右上腹部出现剧烈的绞痛,而且会出现右肩背部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全身黄疸的症状。假如是原有的胆囊结石,也有可能会引起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疾病。

在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期,需要采取一些保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但是,当病人有严重的胆道感染,或者是胆囊坏疽性炎症、积脓、穿孔等并发症时,就需要做手术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要有规律的饮食。有胆石的人在夏天更要注意胆的问题,不要张开肚子吃东西,要记住病从口入;饮食要清淡,对高脂肪的食物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油腻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在空闲时间多做些运动,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三、啤酒+烧烤:问问胃是否受得了

夏天的时候也会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情况。其局部性征象为在十二指小肠内有局部性的环状或卵状缺陷。病人会出现上腹部周期性的疼痛、反酸和嗳气,并且容易复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原因为: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加,对胃十二指肠的侵蚀性增加;另外,由于长期缺乏对肠胃的防护,会造成胃十二指肠的粘膜屏障(也就是保护性的一层)受损,从而出现溃疡。在夏天,一些人喜欢喝啤酒、吃宵夜、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都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当出现了胃部和十二指肠炎的征兆时,在食物中必须牢记四忌四要。一、避免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红酒、浓茶等辛辣、生冷等食物;二、忌冷食和过烫的食物,食物的温度要适当,喝茶、喝汤都要避免过烫;三、忌暴饮暴食,应多食多食,以防止腹胀之痛,在胃胀之时,可服一至二片碳酸曲奇;四、避免吃过多的荤、油和油炸食品,多吃容易吸收的食品,肉食要烹制,要熟食,不能吃半生菜。

四、小结

夏天是消化道疾病的多发时期,如果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建议病人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否则很容易掩盖病情,耽误治疗,另外,病人往往对用药的方式及疗程不了解,擅自用药或停药后很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所以,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