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张璇

西安大兴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诊治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MAADL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的FMAADL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延续护理;互联网+护理;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我国,该病的病死率位居第一,其也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中风致残病例都在增加。偏瘫是脑卒中患者致残的常见原因,据报道,约有50%的疾病会导致肌肉效能下降。虽然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治疗后的致残率依然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居家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但居家康复治疗缺乏专业的康复指导、持续监督以及对于康复治疗认知度较低,致使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较差,导致加重甚至需回到医院进行再治疗。因此加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网络平台逐渐发展为一种全新的创新交流与学习方式。基于互联网大背景,利用相应网络平台的互动方式予以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但具体临床价值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6月至20226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3576岁,年龄(56.51±3.23)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2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7例,大专及以上23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3674岁,年龄(55.47±3.19)岁;脑出血25例、脑梗死25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8例,大专及以上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即出院前1d,评估患者自护能力、功能障碍状况,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以及阶段性的康复目标,并予以详细讲解和示范,出院时常规指导患者定期复诊,遵医用药等。

1.2.2研究组

基于常规护理予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延续性护理健康宣教。(1)建立微信群:出院时,邀请患者以及长期陪伴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进群,并告知家属、患者微信群意义、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法。(2)制定微信群管理制度以及明确各自职责、流程:微信群群主由兼备心理咨询师的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职责为信息维护、修改,每周定期通过小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在群内发送有关脑卒中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情绪调节方法、健康行为管理以及康复知识和技能,循环发送,4周为1周期;护理组长由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担任,其职责为熟悉患者病情,每天在微信区内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并对存在问题咨询进行反馈、指导,并将问题逐一记录,每月进行总结;主动询问患者护理需求,且每周主动和家属、患者进行1530min视频通话,询问患者康复计划的执行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自我管理现状,能否理解群内发送相关知识,每次视频沟通结果进行记录,对于有进步者予以点赞、鼓励;对于依从性差者了解原因,并予以追踪纠偏;对于新产生治疗方面问题,由专科主任医师进行解答。(3)每月微信群负责人员集中开会,内容包括通报患者状况、对于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制定指导意见、结合最新患者康复状况进行视频录制并进行群分享;对于个性化的问题采用私聊方式进行解答,同时参照患者复查状况对康复训练计划以及阶段目标进行修改和持续指导。两组持续护理2个月。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患者的运功功能障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采用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治愈

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5

16

7

2

96.00%

对照组

9

21

13

7

86.00%

χ2

6.545

P

<0.05

2.2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FMAADL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对比

组别

FMA

AD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20.42±3.64

61.65±5.72

12.67±2.48

63.39±6.82

对照组

20.35±3.27

51.62±5.15

12.37±2.33

48.26±5.59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对护理总满意度98.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6.00%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本研究将“互联网+护理”模式与近年来广泛研究的延续护理相互结合,借助互联网高效便捷的手段,及时为居家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准确、便捷、优质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但在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①患者对于“互联网+护理”的接受度有待提高,需要医院及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减轻患者的疑虑;②需加快普及长护险,扩大医保覆盖范围,让更多患者支付得起上门护理服务费;③建立健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④需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品质评价机制,提高用户体验。“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延续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医疗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努力解决,不断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力争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完善新型医疗体系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护理”模式带入到延续护理服务中,有利用最小的成本来最大化地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 赵康, 王誉卉. "互联网+护理"在脑卒中居家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7):3.

[2] 刘群, 罗少红, 张颖杰. "互联网+护理"在脑卒中居家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14):3.

[3] 杨忠李艳凤曾丽红郑迎香林佩霞倪卫娟.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健康延续服务中的应用[J]. 医院与医学, 2021,9(2):45-48.

[4] 杨忠, 李艳凤, 曾丽红,等.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健康延续服务中的应用[J]. 医院与医学, 2021(002):009.

[5] 张伟峰, 陈丽娜. 基于手机App的延续护理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6.

[6] 杨忠, 李艳凤, 曾丽红,等.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健康延续服务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17):4.

[7] 谢金霞, 邱美宁, 谌晓妹,等.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