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影响

彭思祺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具体影响 方法 采用我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59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研究组3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影响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几率上涨,该病症的发病原因暂不明确,主要诱发原因有不良习惯和病毒感染,发生该病症时72小时内为最佳治疗时间,一周左右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突发性的疾病常常给人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因此本院对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干预后对患者的具体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我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59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研究组30例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2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6.72±10.88)岁,病程3~10d,平均病程(6.72±1.08)d;研究组女性19例,男性11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6.07±10.47)岁,病程4~11d,平均病程(6.06±1.12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采取常规干预方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 心理干预

(1)患者因突发性的病症会感到慌张焦虑,对此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知识讲解非常重要,让患者了解为何突发该病症,缓解患者焦急的内心,同时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告知疾病的可治愈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出现心理负担,对于不能“一针见血”的治疗过程显得尤为漫长,在此期间应当及时安慰鼓励患者,可以为患者讲解一些趣事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扩大,引发其他并发症。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情绪变化,要预防患者因突发性疾病的出现带来心理落差过大而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3)对病情变化及时告知患者,特别是好转情况,让患者了解病症在逐渐好转,打消患者内心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干预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对患者的生活方面也要及时询问,同时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让家属给予患者安抚和关心,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加患者战胜病症的信心。

1.3 疗效标准

进行心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以及观察患者的生活状态并对其评分整理数据后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情绪比较

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后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

组别

例数

HAMD评分

HAMA评分

研究组

50

16.72±5.86

19.74±4.88

对照组

49

19.47±6.72

23.69±5.69

t

-

2.171

3.710

P

-

0.032

0.001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生活满意度

健康总评分

研究组

50

56.18±7.37

53.82±6.79

55.46±6.92

58.67±8.27

对照组

49

52.11±6.49

49.06±5.87

51.09±8.72

51.33±8.66

t

-

2.914

3.728

2.765

4.313

P

-

0.004

0.001

0.007

0.001

3.讨论

由于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较大,现代人们的生活作息时间的不规律,以及部分工作长期受较大噪音影响,导致突发性耳聋伴耳鸣较常发生,特别是中老年人尤为严重,由于病毒感染、睡眠质量不佳或是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导致大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内耳会出现缺血现象,扰乱听觉神经系统,导致耳聋的出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治疗通常使用改善微循环作用或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目前病症发作一周内治疗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该疾病的发作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影响,患者一般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并对疾病表示难以接受,情绪复杂堵塞,容易诱发并发症或心理疾病的出现,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常规的干预方式无法设计到患者情绪因素,通常对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进行干预,在患者自身上出现问题遗漏,导致治疗进展不顺利或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进行独立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心理干预主要是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周围因素,来进行心理干预,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病情进展,并时刻安慰鼓励患者,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积极地面对治疗,同时对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家属进行关心帮助,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较佳的影响,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内心,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娟娟,蔡雪花,郑建华.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4):72-74.

[2]曹爱玲.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0):76.

[3]潘泽如,魏叶红,廖少琴.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负性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08):1886-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