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郜于福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中医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目的:探讨发生慢性腹泻(脾胃虚弱型)时予以患者中药七味利湿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的24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每组120例,将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中,对其进行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中医症状,提高疗效。

【关键词】慢性腹泻;脾胃虚弱型;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效果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病程较长,病因多样,容易反复发作,患者的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并且粪质稀薄,含水量超过85%[1-2]。从中医的角度,慢性腹泻患者以脾胃虚弱型居多,可归为“久泻”范畴,主要与脏器功能失调有关,多予以燥湿健脾辨证治疗。中药七味利湿散具有利湿止泻的作用,能够对抗外邪、湿热,改善胃脾虚弱,可满足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条件[3-4]。鉴于此情况,本文主要探讨在此类患者中运用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共选取24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n=120)男71例、女49例;年龄:15-65岁,均值:(40.13±2.61)岁;病程:2-6个月,均值:(4.02±0.13)个月。观察组(n=120)包括72例男性患者与4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5±2.78)岁;病程:1-6个月,均值:(4.15±0.17)个月。

纳入标准:①大便次数增加,超过平时排便次数;②大便性状发生改变;③病程超过4周;④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胃虚弱型。

排除标准:①由结直肠肿瘤引起的腹泻;②合并精神类疾病;③合并出血;④入院资料缺失。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补充微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黏膜保护等。

观察组采用中药七味利湿散(组方:滑石60g,泽泻、茯苓、猪苓各36g,桂枝、白术各24g,朱砂4g)治疗,将药方制备成散剂,每天使用温开水冲服,3-4.5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进行评估,主症:大便性状、大便次数,次症: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脘腹痞满,主症分值0-6分,次症分值0-3分,评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2)治疗效果评估,基本治愈:腹泻相关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每天不超过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镜检结果提示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大便频率为每天3次,大便性状良好,基本成形,镜检结果提示轻度异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前差异无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时间

大便性状

大便次数

腹痛

食欲不振

倦怠乏力

脘腹痞满

总分

对照组

120

治疗前

4.56±0.83

5.05±0.59

2.23±0.31

2.48±0.34

2.31±0.33

2.24±0.28

18.87±2.68

治疗后

2.83±0.55

2.52±0.36

1.45±0.20

1.33±0.23

1.40±0.26

1.38±0.17

10.91±1.77

t

8.569

10.024

12.032

10.254

8.715

9.625

10.348

P

0.036

0.005

0.014

0.019

0.024

0.003

0.008

观察组

120

治疗前

4.62±0.78

5.01±0.62

2.26±0.35

2.46±0.35

2.35±0.34

2.29±0.30

18.99±2.74

治疗后

1.48±0.21

1.37±0.18

0.86±0.11

0.98±0.17

0.75±0.12

0.92±0.13

6.36±0.92

t

16.239

19.569

20.021

15.467

18.458

16.236

20.012

P

0.020

0.009

0.017

0.026

0.013

0.014

0.028

t治疗前组间

0.136

0.205

0.149

0.135

0.201

0.302

0.168

P治疗前组间

0.745

0.826

0.891

0.723

0.810

0.762

0.623

t治疗后组间

7.458

8.269

8.235

6.264

6.125

6.258

7.941

P治疗后组间

0.002

0.008

0.001

0.004

0.012

0.015

0.007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基本治愈88例(73.33%)、好转27例(22.50%),对照组中基本治愈66例(55.00%)、好转39例(32.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χ2值=5.455,P值=0.020<0.05)。

3.讨论

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是腹泻中的一种辨证类型,可在全身性疾病、肝胆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的共同作用下发病,主要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脓血等症状。在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中,以往临床常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纠正脱水、营养支持等,对病情的控制具有一定作用[5]。但有资料显示,常规治疗未能针对中医辨证类型用药,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副作用,疗效欠佳[6-7]。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发生在于脾虚胃弱、湿浊内生等,根据燥湿健脾辨证疗法,中医多建议予以患者使用中药七味利湿散。该药方包括滑石、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朱砂,其中泽泻为君药,可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茯苓可健脾、利水渗湿,猪苓可和胃健中,白术可健脾补气,滑石可通利水道、清解暑热,共为臣 药;朱砂可清热解毒、利气缓泻,桂枝可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两者为佐使,诸药合用起到健脾和胃、理气祛湿的效果,从而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将中药七味利湿散运用于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中医症状的消退,同时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华文,罗立媛,黄晓静,张思容,庄冬明,范莲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老年性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1, (35):176-178.

[2]张冰,张英凯,覃健. 自拟止泻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20,(02):29-30.

[3]刘祺. 复方车前健脾利湿止泻散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19,(09):171-173.

[4]孙爱琴,朱儒臣. 对小儿慢性腹泻进行七味利湿散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107.

[5]吴頔. 七味利湿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01):86-87.

[6]谢晓书. 自制七味利湿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01):73-74.

[7]黄克杰. 中药七味利湿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6,(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