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3

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丁正东

泗阳县中医院影像科,江苏 泗阳223700

【摘要】目的:计算并比较CT扫描、MRI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来论证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病情程度不同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收录50例(100髋),均收录于2019.10——2022.10期间,样本入组后均先后接受CT扫描检查和MRI扫描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案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并论证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50例患者100个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缺血性坏死的共计73髋,经CT检查检出58髋,其中Ⅰ-Ⅱ期22髋,Ⅲ期32髋,Ⅳ期4髋,检出率为79.45%(58/73);经MRI检查检出68髋,其中Ⅰ-Ⅱ期32髋,Ⅲ期31髋,Ⅳ期5髋,检出率为93.15%(68/73);MRI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工作中吗,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MRI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显著高于CT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相关参数,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具有显著价值,虽然CT扫描、MRI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较大差异性,但相较而言核磁(MR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为后续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影像学数据支持。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核磁扫描;诊断效能;准确度

在骨科临床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就目前大多临床资料证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病原因非常复杂,但是较为统一的是患者到晚期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血[1]。但是该疾病在病理分期处于初期和早期时并不易被发现,若在患者初期和早期时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以及干预,当病情发展到晚期就会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的关节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身体而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早期的诊断显得至关重要[2]。基于此,本文特选取50例患者作为样本,计算并比较CT扫描、MRI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来论证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病情程度不同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收录50例(100髋),均收录于2019.10——2022.10期间,样本入组后均先后接受CT扫描检查和MRI扫描检查。50例患者中男性共计纳入30例,女性20例;年龄均于30-60岁,均值(44.76±8.73)岁;患病部位于单侧的有31例患者,双侧的有21例患者,共计73髋。50例患者100个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缺血性坏死的共计73髋,正常髋27个,占比为27.00%;诊断为缺血性坏死的73髋中,病情分级于Ⅰ-Ⅱ期的有37髋,占比为37.00%,病情分级于Ⅲ期的有32髋,占比为34.00%,病情分级于Ⅳ期的有4髋,占比为4.00%。

1.2方法

CT扫描:采用Philip 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髋臼顶部开始,直至患者耻骨联合下缘处结束。CT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将管电压设置为140KV,将管电流设置为120mA,层厚设置为3mm,螺距设置为5mm,重建厚度设置为1mm,旋转时间为1s,窗宽在1500-2000HU之间,窗位在250-300HU之间[3];首先给予患者平扫,平扫结束后给予患者注射优维显(产品名称:碘普罗胺注射液,生产厂家:德国Bayer Pharma AG 分包装: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包装规格:50ml:38.44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42)开展增强扫描措施,优维显的注射剂量为2mg/kg,并重建层厚,将其设置为1.5mm[4]

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3.0T Siemens Magnetom Verio核磁共振设备,检查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指导患者将双足尖呈并拢状态,扫描范围从患者双侧髋臼上缘开始,直至转子的下缘结束,常规给予患者自旋回波SE序列,行冠状位及横断位T1WI、T2WI序列,并加扫STIR序列。MRI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将层厚设置为5mm,将层距设置为5mm,激励次数为4次。

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两者的统一的诊断意见为最终的影像学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样本入组后均先后接受CT扫描检查和MRI扫描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案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并论证核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依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五分期法量化标准[5],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型,标准如下,Ⅰ期:患者CT扫描显示病变一侧的骨小梁呈现出模糊状态,可能伴随骨质疏松症状,MRI显示患者股骨负重区表现为斑状长T1、T2信号;Ⅱ期:CT扫描显示患者病变一侧的局部骨质疏松,且呈现出囊性或斑状变化状态, MRI则显示出“线样”表现;II期:CT与MRI均表现出股骨头伴囊变,关节面出现塌陷;IV期:CT与MRI图像除关节面塌陷严重外,还伴有退行性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CT、MRI的诊断检出率

50例患者100个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缺血性坏死的共计73髋,经CT检查检出58髋,其中Ⅰ-Ⅱ期22髋,Ⅲ期32髋,Ⅳ期4髋,检出率为79.45%(58/73);经MRI检查检出68髋,其中Ⅰ-Ⅱ期32髋,Ⅲ期31髋,Ⅳ期5髋,检出率为93.15%(68/73);MRI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工作中吗,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x²=5.7937,P=0.0161)。详见表1、表2

表 1 CT诊断

检测方法

结果

CT诊断

正常

Ⅰ-Ⅱ期

Ⅲ期

Ⅳ期

合计

手术病理确诊

正常

27

0

0

0

27(27.00%)

Ⅰ-Ⅱ期

15

20

2

0

37(37.00%)

Ⅲ期

0

2

29

1

32(32.00%)

Ⅳ期

0

0

1

3

4(4.00%)

合计

42

22

32

4

100

表 2 MRI诊断

检测方法

结果

MRI诊断

正常

Ⅰ-Ⅱ期

Ⅲ期

Ⅳ期

合计

手术病理确诊

正常

27

0

0

0

27(27.00%)

Ⅰ-Ⅱ期

5

31

1

0

37(37.00%)

Ⅲ期

0

1

30

1

32(32.00%)

Ⅳ期

0

0

0

4

4(4.00%)

合计

32

32

31

5

100

2.2比较CT、MRI的诊断结果

MRI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显著高于CT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相关参数,P<0.05。详见表3

表 3 CT、MRI的诊断效能对比(n,%)

结果

诊断效能

CT诊断

MRI诊断

P

正常

敏感度

100.00%(27/27)

100.00%(27/27)

--

--

特异性

79.45%(58/73)

93.15%(68/73)

5.7937

0.0161

准确度

85.00%(85/100)

95.00%(95/100)

5.5556

0.0184

Ⅰ-Ⅱ期

敏感度

54.05%(20/37)

83.78%(31/37)

7.6334

0.0057

特异性

73.02%(46/63)

90.48%(57/63)

6.4356

0.0112

准确度

66.00%(66/100)

88.00%(88/100)

13.6646

0.0002

Ⅲ期

敏感度

90.63%(29/32)

93.75%(30/32)

0.2169

0.6414

特异性

95.59%(65/68)

97.06%(66/68)

0.2076

0.6486

准确度

94.00%(94/100)

96.00%(96/100)

0.4211

0.5164

Ⅳ期

敏感度

75.00%(3/4)

100.00%(4/4)

1.1429

0.2850

特异性

98.96%(95/96)

100.00%(96/96)

1.0052

0.3160

准确度

98.00%(98/100)

100.00%(100/100)

2.0202

0.1552

2.3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影像学表现特点

MRI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病变骨髓均显示信号不均匀,且患者病变骨髓的横断面和冠状位T1序列可见比较明显的股骨头变形现象,且患者肉芽组织呈现高信号,而硬化骨呈现低信号带,冠状位有明显“线样征”。如下图所示:

3、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若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患者就会因疾病而丧失活动能力,这对于患者而言,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身体都会带来一定的损伤。当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症状,将会对患者自身的髋关节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股骨头呈塌陷或变形状态,无法保证患者正常的活动需求,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生命健康和情绪状态[6]。所以,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诊断中,必须尽早地进行检查,给治疗带来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减少患者损伤的目的,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临床在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选用的影像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MRI、DR、X线、CT等[7]。而在其中,DR检查虽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其辐射剂量较低、图像层次清晰、临近组织对比度较高,拥有较强的处理功能和较快的成像速度快,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能更好的促进医生发现病灶位置,并能够针对隐藏的病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但是,该诊断方式无法针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的监测,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8]。X线和CT是普及度和应用度均非常广泛的影像学诊断方式,X线片具有较高的成像清晰度,但是若患者仅接受X线片进行检查,那么在患者转院或后续给予患者病情分析时,则需要给予患者二次X线片复查,因为X线片的成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清晰度降低现象,因此,不仅仅会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时间,不利于针对患者后续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分析。

CT检查具有较高的成像清晰度,且其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在避免上述诊断方式缺陷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分辨率,也能够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更清晰的视角;但是,该诊断方式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显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定程度上会对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产生影响

[9]。临床充分证实了MRI诊断的优质,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医生通过MRI扫描,针对患者的关节部位和其相近组织进行分析时,能够更直观的显现,虽然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而言,其关节间隙尚未发生异常现象,股骨头也并未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形状态,但是,患者关节内的骨髓会发生水肿,且骨髓细胞也会出现坏死症状,通过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MRI扫描成像进行分析,发现MRI扫描方式对组织的形态和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应用于人体软组织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10]。该诊断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患者漏诊、误诊等事件的发生率,但是由于其较高的诊断价格,在老年患者中的普及度较低,因此,临床选择诊断方式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50例患者100个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缺血性坏死的共计73髋,经CT检查检出58髋,其中Ⅰ-Ⅱ期22髋,Ⅲ期32髋,Ⅳ期4髋,检出率为79.45%(58/73);经MRI检查检出68髋,其中Ⅰ-Ⅱ期32髋,Ⅲ期31髋,Ⅳ期5髋,检出率为93.15%(68/73);MRI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工作中吗,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MRI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显著高于CT筛查正常髋和诊断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的相关参数,P<0.05。

综上所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具有显著价值,虽然CT扫描、MRI扫描两种诊断方案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较大差异性,但相较而言核磁(MR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为后续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影像学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杜娜娜,张路,陈明梅.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效果[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40(05):1280-1283.

[2]刘向东,闫松果,孙世松.CT与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22,49(11):78-80.

[3]刘洋,林俊东.MRI4种不同序列对ARCOⅠ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比较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2,37(02):224-228.

[4]李庆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诊断中MRI联合CT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59-61.

[5]韩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时期的MRI影像特征及与髋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J].当代医学,2021,27(31):71-73.

[6]王毅.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CT与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09):176-179.

[7]许华亮,宋炎成,张俊辉,等.家族遗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基因筛查与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08):820-822.

[8]林岩,宗新顺,闫石.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9):90-91.

[9]刘耿,曾秋华,潘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对比[J].当代医学,2020,26(21):135-137.

[10]杨冬秀,刘丽娜,李淑丽.核磁共振用于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