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及路径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3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及路径优化

李阳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大学生又是青年主体,个人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冠肺炎疫情交汇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进入后疫情时代,系统地重新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十分必要。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主体意识不够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载体形式不够系统等。基于这一问题意识,要从主体意识自觉、客体内容自觉、载体形式自觉三个层面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李阳(1987-),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一般课题(DS201803Y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培育”再到“深入人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就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高校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抓手;就大学生个体层面而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同时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对象。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的同时,各种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思潮有所抬头,这些思潮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实际又怎么样?为此,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杭州市内6所本科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94份,回收有效问卷961份(样本量),样本分布情况基本与总体分布情况相接近。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及践行情况等多个评价指标出发,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不够深入系统,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基本了解和只了解一点点分别占比48.8%、36.1%)。与此同时,受访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也不够全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理解还不够透彻,这说明受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上还仅处于概念化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缺乏系统化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在政治面貌、专业上表现出差异性,如中共党员与非中共党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认知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性(根据卡方检验结果,Sig值明显小于0.01即表现为具有显著差异性),即受访的中共党员大学生比非中共党员大学生更趋向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在专业差异性上,非理工类专业大学生比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更深入。

2)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核心点在于促使大学生做到知、情、意、行主客观相统一,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意识、情感及行为等方面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特别是在社会及个人层面。

在意识层面,绝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认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认为十分必要和有必要的大学生分别占比34.03%、53.76%)。19.5%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都很积极,71.6%的受访者认为主流是积极的、个别是消极的,仅有4.5%认为主流是消极的。91.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未过时,65.3%的受访者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说明他们大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应用价值,但仍有提升空间。

在情感认同方面,以爱国为例,绝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对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非常热爱、比较热爱合计占比高达87.2%)。与此同时,受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在主观意识和真实情感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正相关,即意识到在全社会宣传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越强烈,对祖国的热爱程度也越强烈(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4)。这表明,受访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意识与情感大体上是相统一的。

在行为践行层面,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表示,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小孩、孕妇等弱势群体需要座位时会主动让座(占比73.1%),少部分视情况而定(占比24.7%)。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表示,在国家发生特大灾害时会施以援助(占比71%),少部分视情况而定(占比27.1%)。这也充分说明了当国内疫情爆发时大学生积极主动投身抗疫志愿服务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这些现象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及个人两个层面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意志与行为践行相统一。

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

从培育的方式方法来看,受访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知识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主渠道(占比28%),这也更好地印证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随着自媒体(如微信、抖音、B站)等新生“互联网+”事物的不断涌现,网络思政也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这也充分凸显出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从面临的问题来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最大阻力除了受到民粹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保护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还包括培育形式本身缺乏吸引力。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而言,其包括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及网络文化等多种形式。必须面临的现实是,受访大学生虽然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但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形式(单向说教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来说并不理想,而图片影像资料展演式、双向互动式、实践教学式的新教学形式培育效果更好。因此,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与此同时,虽然绝大部分受访大学生认为在全社会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必要性,但只有55.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日常生活关联度大。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大学生主要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人文社科讲座以及文体活动(占比均超过40%)。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活动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精神内涵的重要性也得到了84%的受访大学生的认可。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榜样的作用及具有艺术气息、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正能量的图片、影视作品展演的推广、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教室、网络、社团和公寓等不同场所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培育形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这三者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合理化基础。

就培育主体而言,除了大学生主体自身提高文化自觉性外,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还包括他者主体。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普遍认为培育的他者主体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占比60.9%)、辅导员(52.1%)及班主任(32.5%)。高校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凸显。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呈现出多元境遇。一方面受西方物化因素影响,在行为表现上追逐西方文化时尚,如普遍喜欢看西方国家的电视剧(占比52.8%);另一方面对西方普世价值等思潮知之甚少(了解的比例仅为33%),但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占比60.8%),认为各个国家应该拥有自身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化自觉视域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要求大学生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比反思,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知、自明、自强,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认同。

以文化自觉推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关键还是在于通过本土文化要素激发起当代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而文化自觉为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可能性,这里的文化自觉既包括主体意识自觉,也包括客体内容及载体形式自觉。

就主体意识自觉而言,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是达到培育实效的主体手段,主体意识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具体事件中。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还大多停留在概念化认知层面,缺乏系统化认知。这需要转变当前“碎片化”的培育方式为“系统化”的培育范式,促使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24个字,更是蕴含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自觉往往与个人信仰相关联,在个人信仰层面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大学生的个人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通过主体意识的自觉作用,大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信仰的一部分。同时,中共党员在促进大学生主体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能够起到榜样的示范效应。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情感认同是相统一的,这说明在文化情感上多下功夫也能够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意识。

就客体内容自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包括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在理论自觉层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并取得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同。而在实践自觉层面,大学生往往在日常思想及行为表现上与理论自觉相脱节,“文化自觉不仅是对本土文化自觉,也是在全球多元文化共存、比较中求自觉”,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同时具有文化比较、文化传承的视野。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传统宣传说教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自觉,要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由小见大、以微见著的实践活动。

就载体形式自觉而言,就是要“创新培育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实现理论教学形式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出文化引领作用,以近生活,接地气的体验式教学促使大学生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二是要发挥出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引领作用,拓宽拓深社会实践平台,实现“知行合一”;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思想启迪,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结合现代艺术新形式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要注重网络培育,运用好网络媒介特别是微信、抖音等新兴自媒体,“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选择性”。总而言之,就是通过“五位一体”载体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

三、总结与展望

在中国成功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这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凸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文化认同入手,通过文化认同,啃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这一硬骨头。其中,“文化自觉”提供了可能性,即通过系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课堂、头脑,使其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对象,并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扩大大学生群体认同,形成价值共识,聚焦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戴木才.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N].光明日报,2017-09-27.

[2]张蓓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6):59-61.

[3]翟小满,杨宗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机理、过程与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04):215-223.

[4]王雅瑞,曲建武.把握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73-76.

[5]田丰.优秀文化记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03):79-86.

[6]王易,田雨晴.习近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40-47.

[7]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8]朱俊奇,田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研究:基于35所高校5000名学生“思政

课”学习意愿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7-13.

[9]刘建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2):56-63.

[10]钟瑞添,江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性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8(12):217-221.

[11]李晓丹.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