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张燕

颍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玉米与大豆作为我国尤为重要的粮食主作物,和农民具有密切关联,传统种植技术的亩产量具有相应的限制,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在此条件下,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现状。本文简述了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的优势,分析了我国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现状,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应用

前言:我国作为农产品大国,对于农作物拥有巨大的需求量,然而,我国适用于人均耕地面积却达不到世界人均耕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一种通过改善农作物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亩产农作物产量意义重大。

1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的优势

1.1玉米大豆的属性

与单作大豆产量相比较,大豆多行间作的减产幅度比两行间作的要小得多,大豆不是耐阴作物。大豆的耕作根系和播种玉米及其根部土壤土后的深度相近似,间作播种玉米则可能出现边作进行播种优势,间作播种大豆则可能出现边作进行播种劣势。间作大豆的行数越少,减产幅度越大,间作大豆植株的各种性状由于荫蔽徒长,株高增高,节间增长,节数减少,有效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数粒数都明显减少,但食虫率因玉米有屏障作用而减轻。大豆为一种原生豆科草本农作物,直至没有根系,株矮叶小,寄生在一些含有大量根瘤和细菌的沙质土壤中,并可以定期进行施肥固氮,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比磷、钾更多的豆科农作物。玉米属禾秆草本科,株高,叶大而长,属于土壤喜氮性和土壤需要有机肥料或土壤供应物含水量较多的中型农业肥水作物。大豆和多种玉可混合制备一种合成纤维,可有效改善大豆玉米植株通风和增强透光性的条件,合理地利用其中的营养微量元素。

1.2玉米与大豆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不高,又由于我国只允许种植非转基因大豆,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截止到202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只有1.26亿亩,进口大豆占比为83.7 %,国产大豆占比仅为16.3%。为了解决大豆玉米互相争地的现状,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2022年农业农村部面向全国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也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传统种植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种植中玉米株行距较为松散,大豆为撒播,呈“满天星”状,存在相互“排挤”的问题。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求呈带状规律分布,虽然种植密度有所提高,但玉米与大豆间存在高低悬殊,化解了在光照、养分上的“排挤”问题,能有效提高产量。利用两种作物的高度差,可以高效利用光能,增大边行优势,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而且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和施肥的功能,实现玉米大豆的根冠协同和种间养分互补,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4.8%和34.2%。所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我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

2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

2.1科学选种

为实现作物高产,一项关键的措施即为品种选择。在玉米与大豆的间作模式中,玉米品种要求是产量高、抗逆能力强、株型紧凑、中矮秆的杂交品种,大豆品种则要求是熟期偏早或中等、耐阴性好、矮杆、结荚能力强的品种。最好选择包衣种子,可对玉米黑穗病、地下害虫等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如果种子未经包衣处理,则在播种之前5-7d进行晒种处理,一般晒2h即可。在晒种过程中将小粒、瘪粒、残粒剔除。大豆种子可选择钼酸铵(钼酸钠20kg+水1kg,混合均匀后喷洒种子50kg)进行拌种或者将根瘤菌试剂均匀喷洒种子,待种子晾干后播种,可使大豆产量增加10%-15%。

2.2选地整地

选土壤肥力好、土质疏松、有良好排灌条件的地块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采用机械深翻,将地面充分耙碎、整平,确保田间无杂草。整地前施45%复合肥12kg/作基肥。

2.3科学播种

尽早播种,颍泉区建议在6月中旬前完成播种工作。玉米与大豆均选择机械播种,玉米可选择单行点播器进行点播(播深为5-7cm,每穴播种2-3粒),大豆选择多功能播种机进行条播(播深为3-6cm)。间作模式有2种:一是4行玉米间作大豆6行,玉米的穴距、行距分别为35、60cm,每穴栽植2株玉米苗,最后的留苗密度控制为3600株/;玉米与大豆之间控制行距为40cm左右;大豆的穴距、行距分别为20、40cm,每穴留苗2株,最后留苗密度6600株/;二是2行玉米间作大豆4行,玉米的穴距、行距分别为30、50cm,每穴留2株,控制最后留苗密度3200株/;玉米与大豆之间留行距为40cm左右;大豆的穴距、行距分别为20、40cm,每穴留2株,控制最后留苗密度1.4万株/。播种结束后施入种肥,并与种子保持距离。

2.4田间管理

大豆出苗后,做好查苗、补缺、间苗等工作,结合大豆品种确定最终留苗密度。在大豆刚开花至开花盛期叶面喷施钼酸铵溶液36kg/

;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后,施入尿素5kg/作追肥,并选择稀释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kg/进行叶面喷雾,每10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可以促使干物质积累,提高大豆产量。若遇干旱,则要及时在开花、结荚、鼓粒等关键时期浇水,确保大豆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花荚脱落。若遇连续降水则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出现渍害。玉米间苗在3叶时进行,定苗在5叶时进行,3-5叶时施尿素9kg/作追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后施入碳酸氢铵45kg/或尿素23kg/作追肥;玉米进入授粉期后补施碳酸氢铵15kg/作攻粒肥。玉米在拔节、开花、灌浆等时期需水量较大,当土壤中水分含量在65%以下时及时灌溉,以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

2.5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可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40%克瘟散乳剂800倍液等药剂,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即可。防治玉米粗缩病,重点是做好预防,加强管理,选择药剂拌种。防治玉米螟,可用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时喷施心叶部位。防治灰飞虱,可在刚发病时选择2%植病灵乳油800倍液、10%吡虫啉12g/进行喷雾,每隔7d左右喷1次,连喷3次。防治玉米蚜虫,可选择40%氧化乐果乳油1800倍液,或者10%吡虫啉10-12g/进行喷雾。防治大豆霜霉病、紫斑病,可选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70%-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喷雾,每隔7d左右防1次,连喷3次。防治大豆食心虫,可在大豆进入花荚期后选择5%高效氯氰菊酯48-50mL/等进行喷雾。播种后用50%乙草胺乳油90mL/与50kg/水混合均匀后喷施地面,可有效控制早期杂草萌发。

2.6收获

成熟后及时收获,可用小型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通过人工收获大豆。

结束语:

总的来讲,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的运用可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充分提升农作物的亩产量。玉米与大豆间作尽管使大豆减产,但与玉米的综合产量与经济效益得以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向峰.鲜食玉米与菜用大豆带状复合间作种植技术初探[J].南方农业,2022,16(18):36-38.

[2]赵崇强,王浩,赵月彬,于光彦,张玉凤,邵文莉.鲁南地区玉米—大豆高效复合间作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08):155-157.

[3]徐利.河南周口市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推广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1):95-96.

[4]王波,李唯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望成倍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四川农大等3所高校联合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机械装备[J].当代农机,2020(08):17.

[5]白雅雯,王鑫,贾妍,李洪亮.夏玉米大豆间作技术要点及产出效益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9(11):21.

[6]胡文志.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探索[J].湖北农机化,2019(17):57.

[7]李诚永,汪成法,王俊杰,傅松福,骆英,程渭树,徐南昌.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效益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