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小儿腹泻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跃龙, 李靖夫, 赵婉彤

北华大学

摘要:小儿腹泻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我国小儿腹泻也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病种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基于此,本文在综合护理部分,探讨了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水电解质平衡和口服补液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帮助护士更好地开展小儿腹泻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小儿腹泻;综合护理;临床护理;病情评估

0引言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小儿腹泻的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儿腹泻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综合护理是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一种重要护理模式,能够全面、系统地解决患儿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小儿腹泻护理中的综合护理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临床实践中的护理体会,对于提高小儿腹泻的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

1.1 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在小儿腹泻的护理过程中,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护士需要对小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可以判断小儿腹泻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制定应该具体、针对性强,包括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物治疗等方面。对于不同程度的小儿腹泻,护理计划也应该有所区别。对于轻度腹泻,护士可以采取口服补液、饮食调整等方式进行护理;对于中度腹泻,护士需要加强监测,适时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重度腹泻,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和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同时给予静脉营养和药物治疗。

2.2 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

小儿腹泻期间,由于消化道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丢失,易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因此,在综合护理中,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腹泻患儿,应提供易消化、易吸收的饮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减少或避免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等食物的摄入。要适当增加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维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针对重症患儿,需要通过胃肠外营养支持,保证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维持机体的代谢需要。

2.3 水电解质平衡和口服补液

患者在腹泻过程中会大量失水、失钠和失钾,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因此,在小儿腹泻的护理过程中,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护尤为重要。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腹泻程度和失水程度等因素,合理计算补液量和补钠钾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口服补液为首选方法,但如果患者呕吐或腹泻严重,需要静脉补液。同时,在补液的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处于正常范围内。此外,护士还需指导患者的家长正确理解和掌握口服补液的方法,包括饮用清水、糖盐水、米汤等,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也要提醒家长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2.4 药物治疗和监测

药物治疗是小儿腹泻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通常包括抗生素、止泻药、肠道微生态制剂等。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应根据病原体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止泻药在控制腹泻和缓解腹泻相关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止泻药物包括鸦片类药物和非鸦片类药物。但应注意,止泻药物可能会导致便秘、腹胀、肠道感染等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肠道微生态制剂是一种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物制剂,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应选择适当的菌株、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儿的情况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儿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2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1 恶心、呕吐和腹胀

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中,恶心、呕吐和腹胀是常见的症状,给小儿带来不适和烦恼,同时也会影响饮食和水分摄入,甚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此,护士需要仔细观察小儿的症状和反应,并对其进行评估。对于轻度的恶心和腹胀,可以采取安抚和舒适措施,如改变体位、轻揉腹部、给予温热的饮食等。对于呕吐的小儿,应立即停止进食,给予口服补液,以保持水分平衡。对于严重呕吐的病情,可以考虑静脉补液治疗,并注意监测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小儿的饮食护理也应注意,避免过量进食、过度饥饿、暴饮暴食等,适当控制饮食量和频率,防止肠胃负担过重。此外,还应注意小儿的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细菌感染引起腹泻加重。

2.2 水电解质紊乱

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腹泻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体液容量不足、钠、钾等离子质量浓度异常等。在护理中,需要密切监测小儿的体征和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口服补液是缓解水电解质紊乱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并在补液过程中监测小儿的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确保补液量和速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及时纠正钠、钾等离子质量浓度异常,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在护理中,需要认真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确保小儿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2.3 肠道感染和并发症

小儿腹泻的一种常见原因是肠道感染,引起小儿腹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均可导致肠道感染,如果肠道感染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肠道感染可能导致小儿腹泻严重,大量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急性肾衰竭等。护理中需及时监测小儿的体征和病情,了解小儿的电解质水平和尿量,及时调整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肠道感染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败血症、肠穿孔等。在护理中,需要注意小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证小儿的生命安全。

3结语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给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是儿科护理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以及处理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和总结。尽管在小儿腹泻护理方面,护士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实践,并与其他专业人员紧密合作,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新宇.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6):730-731.

[2]林欣.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评价[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05):71-73.

[3]张成丽.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2(05):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