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

李春琼 ,冯燕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300

摘要:目的:分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措施,以及对于预防接种的积极意义。方法:择取164例在本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入组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2例,分别给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各项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防接种成功率为98.78%,对照组为89.02%,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12.20%,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及护理知识知晓水平为97.56%,对照组为73.17%,P<0.05。结论:加强预防接种儿童的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能够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水平,缩短接种时间,提升接种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安全护理;预防接种;成功率;不良反应;护理知识

预防接种是预防儿童特定高发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将人工培育、处理的病毒、病菌等疫苗注射在儿童体内,使其在未发病之前形成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儿童身体抵抗力差,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较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进而诱发各种疾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1】。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接种政策,提升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十分重要。笔者以164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例,探究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有效措施,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2月,共纳入对象164例,均为期间在本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按儿童预防接种的不同时间随机分组,对照组82例,男43例、女39例,年龄1-6岁,平均(3.45±1.05)岁;观察组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1-7岁,平均(3.48±1.10)岁。两组儿童的一般临床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预防接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做好与儿童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使其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2】等。

观察组儿童接种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主要措施有:①接种前护理:接种前对儿童及家长进行细致、全面的宣教,使其了解预防接种的目的和作用,向家长发放相关疾病预防的资料,提升儿童家长对该种疾病预防接种的认知,以能够在接种中给予高度配合。告知儿童家长接种的禁忌事项,了解儿童的用药史,有无发烧、腹泻等禁忌症等,保证儿童在安全身体状态下进行接种。告知预防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接种时需保持儿童静止不懂,接种后局部按压5分钟, 并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接种后3天内禁止洗澡等【3】。②接种时护理:因多数儿童对接种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应与儿童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互动,可以轻捏脸蛋、摸摸头等,也可以儿童播放动画片、给小玩具等来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以促使预防接种能够迅速、安全的完成,减少儿童的抵触心理。另外,接种时应做好设备和皮肤部位的角度处理,以能够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③接种后护理:接种后护理人员应建立好护患沟通渠道,向家长介绍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常见表现,以及良好的解决措施,叮嘱家长应合理控制儿童饮食、注意休息,接种后7天内禁止食用油腻的食物,以免出现腹泻情况。④不良反应护理: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的表现,鼓励儿童多喝热水,做好保暖工作。出血接种部位红肿情况应嘱咐家长为儿童热敷,温度以40-50℃为宜,对于3天内症状无改善的情况应及时就医【4】

1.3观察指标

注意儿童接种部位有无红肿、瘙痒,儿童是否出现头晕、发热等症状。统计儿童接种时间、儿童家长接种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儿童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数据,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防接种时间及成功率

观察组的预防接种成功率为98.78%,对照组为89.02%,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预防接种成功率及接种时间比较

组别

病例

成功接种(n,%)

接种时间(min,±s)

观察组

82

81(98.78)

23.11±2.40

对照组

82

73(89.02)

30.05±1.15

X²/t

6.5748

11.5680

P

0.0001

0.0000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1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发热

红肿

头晕

发生率

观察组(n=82)

0

1

1

2(2.44)

对照组(n=82)

1

7

3

10(12.20)

5.7950

P

0.0001

2.3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

评估两组家长疾病预防接种及护理知识的知晓水平,观察组知晓水平为97.56%,对照组为73.17%,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长经知晓程度对比(n,%)

组别

全部知晓

部分知晓

不知晓

知晓度

观察组(n=82)

46(56.10)

34(41.46)

2(2.44)

80(97.56)

对照组(n=82)

24(29.27)

36(43.90)

22(26.83)

60(73.17)

8.8070

P

0.0000

3.讨论

预防接种是有效提高免疫力和防控疫情的重要方式,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抵抗力较差,也是容易被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是,部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内容了解不足,经常会延误最佳的接种时间,不利于完善儿童免疫系统,也会增加儿童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儿童因年龄较小,适应能力差,在接种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接种方式经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产生应激反应,也不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接种过程中不能积极配合,将会大幅降低接种效率,甚至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儿童的接种依从性。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以对接种儿童及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与指导,提升儿童和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正确认识,详细了解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有效护理方式等,进而提升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接种成功率。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抚,能够缓解儿童的紧张心理,减轻儿童的痛苦感,减少儿童的应激反应。接种过程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问题。接种后对儿童家长进行相关接种后注意事项指导,可以保证儿童接种后的卫生、饮食等安全,降低不良情况发生水平【5】

总之,加强预防接种儿童的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能够提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接种时间,提升接种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蔡靖. 综合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和护理质量观察[J]. 妇儿健康导刊,2022,1(3):116-119.

[2] 张纪. 标准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24):37-39.

[3] 朱秀艳. 精细化护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2,1(11):173-175.

[4] 郑荣琴.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6):39-40.

[5] 刘艳. 综合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及其家长满意度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8):109-1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