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

呼荣宝

长春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由于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的重要骨架,因此公路路线设计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对公路的施工质量和运用效益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安全评估工作,必须依靠科学的评价标准,并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切实保证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化。基于此,本文就公路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安全评价方法;标准

前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是影响交通安全性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评价标准与合理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促进公路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人们的安全出行奠定基础。因此,针对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标准

1.1表征运行速度协调性的评价指标

公路交通安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车速的连续性以及车速的离散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车速的连续性与离散性则主要受道路线性影响,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提升道路线形设计一致性,这样保证车辆运行速度的均匀性和连续性。结合这样特点,可以通过车辆运行速度指标与公路安全性之间的特点,对公路路线设计进行评价。

1.2表征几何线形连续一致性的指标

道路线形指标包含着众多参数,如曲线半径、曲线长、车道数量、竖曲线半径、视距等。道路线形指标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指导与参考,能够起到辅助驾驶的作用,同时也能对驾驶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车辆的行驶趋势与道路线形不符,则需要驾驶员及时做出调整,确保车辆的行驶轨迹与道路的线形相符。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道路线形的平直顺畅,这样可以减少车辆行驶趋势与道路线形冲突现象的发生,减少驾驶员调整频率,进而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评价过程中,应将道路线形的平直顺畅性作为评价标准,即道路线形平直顺畅性越高,则其安全性也会随之提升。

1.3驾驶员心理和生理负荷的评价指标

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符合是影响驾驶安全的关键因素,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实时收集相关交通信息,并作出合理判断,同时做出正确、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车辆的行驶趋势与道路线形相符。但这种情况会增加驾驶工作负荷,尤其对于高速公路驾驶而言更是如此,时间一长,便会导致驾驶员心理和生理负荷增加,使其产生疲劳驾驶。驾驶疲劳会影响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获取,同时影响驾驶员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判断,甚至会影响到具体的驾驶操作,进而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如果是长直线路段,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驾驶员的工作负荷,但易导致驾驶员出现精神不集中现象,从而增加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公路路线设计中,应尽量使道路线形在满足驾驶需求下,使驾驶工作符合保持在最佳状态,既能保证驾驶的舒适性,也有助于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过程中,需将驾驶员心理和生理负荷作为评价指标。即假设工作负荷越高,则说明该路段的交通安全风险高,所以就必须加强该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假设工作负荷低,则说明该路段的驾驶舒适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以保持原设计不变。

2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

2.1安全性评价内容

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同时也是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并且可以为公路使用过程中的交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由此可见,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设计速度与实际运行速度偏差较大的路段,对其进行技术指标的检验,并借助技术指标检验结果为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要对照该路段的实际运行速度,对设计指标进行检验,以此来判断设计指标是否符合公路路线设计的相关标准要求。

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该路段的设计与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则应对相关技术指标作出调整与完善,进一步对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如果受公路路线规划要求或者公路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无法对公路路线进行优化,则需要对该路段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借助更加完善的安全设施来提升该路段的安全性。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要完善,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具体而言,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横断面设计的评价、视距检验、平面设计检验、超高检验、纵面设计检验等。

2.2安全性评价方法

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对大的必选方案与总体设计标准掌握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就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完善措施,为方案的优化提供指导和参考。另外,针对公路中的大纵坡路段要加强重视,由于大纵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风险更高,因此针对大纵坡路段要给出相应的安全保障建议,如增设服务设施,改善安全设施等,以便更好的保障该路段的行车安全性。再次,要检验公路全线的视距,并且重点关注互通式立交出入口的视距,桥隧出入口的视距等,避免因视距问题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最后,要结合初步设计安全性评价结果,对施工图设计给出相应的建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促进施工图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提升。此外,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完成后,还应编制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

具体而言,在初步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流程为在公路路线方案设计完成后,从总体方案必选、线形指标调整、运行视距检验、桥隧出入口出安全检验、互通式立交出入口检验以及安全设施及沿线设施方案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确保安全性评价的全面性、规范性与科学性,进而更好的保证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针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需要借助综合安全性评价技术进行评价,借助该技术,能够更好地保障安全性评价结构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可以确保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在此阶段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要在公路路线设计完成后,对线形方案进行优化、进行超高设置、进行视距检测,同时重点关注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以及互通式立交的细部设计。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很多,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要结合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同时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环境的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为公路交通安全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公路工程的使用安全性等至关重要。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是影响交通安全性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评价标准与合理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促进公路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人们的安全出行奠定基础。因此要不断完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标准,同时选用符合我国公路交通环境特点的评价方法,提升安全性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永强.研究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27-28.

[2]陈政.探讨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3):163-164.

[3]刘志涛.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102-104.

[4]罗登,王礼荣.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55-156.

[5]肖廷刚.分析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J].居舍,2018(22):15.